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今年一季度余杭区GDP增长10.3% CPI上涨4.6%

作者: 时间:2011年04月30日 信息来源:余杭新闻网

    一季度余杭区经济开局良好
  GDP增长10.3%  CPI上涨4.6%

    今年以来,我区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的稳步发展态势。根据余杭区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一季度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29.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3%。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产业建设初露端倪

    一季度,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0.22亿元,增长9.9%。其中:农业3.38亿元,增长10.5%;林业1.04亿元,增长2.8%;牧业2.11亿元,增长5.0%;渔业3.32亿元,增长14.8%。一是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经济作物“两增两减”。全区春季粮食作物面积4.77万亩,增长1.1%,花卉园艺5.99万亩,增长10.8%,饲料草等其他作物面积1.83万亩,增长1.7%;蔬菜面积9.68万亩,下降1.4%,油菜面积5.76万亩,下降16.8%。二是畜牧生产总体平稳,渔业生产增产增量。生猪存栏为14.55万头,增长7.7%,生猪出栏为9.36万头,增长4.2%;羊存栏4.13万只,出栏2.25万只,分别下降6.8%、11.1%;家禽存栏280.26万只,家禽出栏265.72万只,分别下降4.4%、12.2%;水产品起水量1.59万吨,增长31.4%。三是园区建设初显规模,产业化建设进程加快。目前,累计建设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46家,区级特色农业园区32家。被省里批准的综合区创建点2个,示范区创建点4个,精品园创建点7个。与此同时,“一中心四板块”集聚效应逐步增强。建成余杭粮油生产基地、千亩黑鱼专养示范园区、万亩塘栖枇杷高效优质示范基地等10余家上规模省级农业园区。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一季度,全区998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58.26亿元,增长17.6%;实现销售产值250.84亿元,增长17.7%,累计产销率为97.1%。实现新产品产值50.51亿元,增长25.5%,新产品产值率19.6%;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6.41亿元,增长13.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4.45亿元,增长17.5%,利税总额15.13亿元,增长21.4%,利润总额8.55亿元,增长13.8%。一是集群建设步伐加快。装备制造、信息电子、绿色能源、健康医药、家纺服装五大产业集群完成规上产值153.78亿元,增长15.8%,占规模工业比重的59.6%;余杭经济开发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49.39亿元,增长16.3%,占规模工业比重的19.1%。二是优势企业成长加快。百强企业实现产值141.4亿元,增长19.2%,增幅高于规模企业平均1.6个百分点。其中,“海胜制冷”、“华光焊料”、“运达风电”、“春风动力”等企业产值分别增长183%、176.0%、120.6%、115.1%。列入大企业大集团、行业龙头(标杆)企业培育对象的43家企业完成工业产值86.33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3.4%。三是企业上市推进加快。“宝鼎重工”于2月25日成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块,实际募资4.59亿元,境内上市企业累计达到3家,累计募集资金超过22亿元;列入上市培育对象的企业23家,其中今年新增“华光焊料”、“恒强科技”、“天创净水”、“双枪竹木”、“金舟电炉”和“双金机械”等6家上市培育对象。

    项目拉动成效明显,产业投资增速较快

    一季度,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90亿元,增长29.7%,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年全年提高1.1和6.4个百分点。一是重大项目拉动明显。截至3月底,全区投资项目566个(不包括房地产),增长59.0%,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3个,完成投资21.74亿元,占总量的64.2%;列入市新一轮“十大工程”重点项目37个,已开工19个,完成投资8.8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7.0%;“六大战略”重点实施项目共安排237个,完成投资20.0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8%。二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15省道长乐至余杭段改建工程、杭行路、闲祝公路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的带动下,全区基础设施投资10.48亿元,增长15.0%,快于上年同期28.8个百分点,其中交通、教育类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较快,分别增长55.5%、30.5%。三是工业投资继续回升。完成工业投资14.56亿元,增长29.5%,其中技改投资12.02亿元,增长49.4%;五大产业完成投资11.1亿元,占工业投资的76.2%。132个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新、续建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5.6亿元,占全区限上工业投入额的38.5%,比去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四是房产开发增速较快。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02亿元,增长36.1%;施工房屋面积133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047万平方米,分别增长52.6%和44.4%。

    服务业稳步发展,房产调控效应显现

    一是消费经济保持旺盛。一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3亿元,增长15.8%,其中,批零业41.68亿元,增长13.7%,住宿餐饮业6.35亿元,增长31.7%。从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分类商品零售额看,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日用品类、粮油食品及饮料、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类分别增长44.8%、35.5%、34.5%、32.5%、23.3%、21.0%。由于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扩张,石油制品类销售增速较快,增长42.5%。二是专业市场交易活跃。全区29家亿元市场共实现成交额97.90亿元,增长46.9%,仅“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就实现成交额51.99亿元,成交量56.49万吨,分别增长28.7%、3.1%。三是旅游经济日趋繁荣。全区接待国内旅游者138.95万人次,增长8.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5亿元,增长24.3%;接待入境旅游者28652人次,增长62.7%,实现旅游外汇收入644.15万美元,增长66.7%。“第三届超山梅花节”就接待游客24.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51万元。四是金融信贷平稳回落。截至3月底,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87.92亿元,增长17.4%,增幅较上年末回落6.9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余额517.86亿元,增长21.9%;各项贷款余额965.42亿元,增长14.9%,增幅较上年末回落3.3个百分点。五是房产调控效应显现。全区新建商品房共成交3897套,成交面积43.6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1.2%、31.7%,成交金额55.3亿元,增长42.0%。虽然成交量保持一定增速,但从月度走势来看,以新“国八条”的出台作为分水岭,1月份成交火爆,2、3月份成交量下滑明显,跌幅超过70%,并且成交价格先扬后抑,1、2月经小幅上扬后,3月转为下跌态势,3月商品房成交均价11119元/平方米,环比下降14.1%。

    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对外贸易由快转稳

    一是招商引资势头良好。一季度,全区共引进外资项目12个,合同外资1.16亿美元,到账外资7566万美元,引进市外内资项目25个,到账资金11.6亿,增长14%。引资结构不断优化。新批12个外资项目中,有2个属于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外内资投资额在1亿以上的大项目8个,到位资金11亿元,占市外项目到位总资金额的94.8%。二是对外贸易“进口快,出口稳”。一季度,全区进口总额1.12亿美元,增长38.7%,出口总额8.79亿美元,增长17.6%。从出口产品来看,机电、纺织、服装三大产品出口额分别为2.48亿美元、2.21亿美元、1.56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量的28.3%、25.2%和17.7%。高新产业增势良好,“春风动力”、“盈江机械”、“微光电子”均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从出口国家地区看,欧盟27国、中东地区16国、金砖三国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0.5%、27.5%和26.0%。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惠民支出力度加大

    一季度,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47.90亿元,增长40.3%(其中上划中央四税14.22亿元,增长40.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3.68亿元,增长40.1%。一是从主要税种看。实现营业税11.83亿元,增长4.4%;增值税7.25亿元,增长4.0%;企业所得税9.10亿元,增长65.1%;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14.9%、93.8%、88.2%和84.9%。二是从主要行业看。工业企业税收稳步增长,完成税收13.64亿元,增长31.4%,占财政总收入的28.5%;房地产业税收增幅放缓,完成税收13.75亿元,增长12.0%,占财政总收入的28.7%,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受益于上年政府基建投资的增长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税收大幅增长,完成税收5.05亿元,增长45.2%;除房地产业外的第三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除房地产业外的第三产业完成税收10.32亿元,增长79.8%。三是从财政支出看,民生支出继续增强。全区完成财政支出17.54亿元,增长26.4%,民生支出达12.56亿元,增长31.34%,增支额占总增支额的81.8%。社会保障与就业和医疗卫生分别增支1.23亿元、0.76亿元,分别增长86.42%、106.34%。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不断完善

    一季度,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204元,增长12.4%。其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分别增长27.7%、23.4%、10.1%。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6344元,增长14.3%。其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分别增长18.0%、15.9%、11.2%。与此同时,我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民生保障网络不断健全。截至3月底,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7.23万人、36.44万人、36.19万人、25.72万人、22.85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净增1.05万人、1.27万人、0.96万人、1.58万人、0.51万人。

    CPI指数高位运行,PPI指数继续走高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从2010年2月的103.0%攀升至12月的104.4%,全年累计上涨3.5%,一季度,CPI延续去年的攀升势头,呈现高位运行态势。前3个月CPI分别上涨4.3%、4.7%、4.7%,累计上涨4.6%,八大类商品呈“六涨二跌”格局,其中与生活密切的食品类和居住类成为拉动CPI的主动力,分别上涨9.6%、7.8%,拉动CPI上涨2.59、1.6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受国际原油价格、钢材价格以及铜、锌、铝等部分有色金属价格继续上涨影响,3月份工业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2%,环比价格上涨1.2%,而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6%,环比上涨0.8%。

    ■相关链接

    关于部分统计指标口径调整的说明

    1.规模工业统计标准。从2011年定期报表开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标准由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与此同时,规模以下工业(即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抽样调查也根据新的规模划分标准重新核定规下抽样调查范围,按行业大类分层抽取调查样本。

    2.投资项目统计标准。从2011年定期报表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标准由项目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500万元以下项目不再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年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农户投资。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权数调整。从2011年1月起,对构成CPI的八大类权数进行了适当调整。其中居住类提高7.8个百分点,食品类降低3.8个百分点,烟酒类降低0.5个百分点,衣着类降低1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类降低1.4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降低2.8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类提高2.2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降低0.5个百分点。

    4.农村住户调查方案调整。我区从2011年季报开始,农村住户样本增加至300户,并在数据采集、计算方法、指标口径等方面也作了适当调整。  

  • 158人
  • 0人
CPI 相关的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