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11月11日讯 推广使用53台驾培模拟器,并全部实行IC卡计时管理,模拟里程达180余万公里,节省燃油10万升。这是我市倡导科技节能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11月8日至10日的浙江省节能目标责任预考核中获知,我市为把节能降耗工作做得更加有效,引导各行各业将注意力集中在科技节能上,致力于节能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努力实现万元GDP综合能耗明显下降之目的。
从今年开始,我市设立1亿元的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用于鼓励技术改造和创新,培育新型主导产业。在政策的推动下,前三季度,全市重点工业项目57亿元投资额中,装备制造业投资达12.8亿元,光伏电子产业投资达12.1亿元,氟硅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业投资达7.4亿元,特种纸投资达4.8亿元,以上几大主导和特色产业的投资额占总投资的65%,高耗能的传统建材和基础化工等产业投资比例明显降低。全市共淘汰水泥磨机39台,其中企业自身要求提前拆除的有29台,超额完成了省政府责任书确定的今年我市淘汰水泥磨机10台的要求。同时,实施节能降耗重点项目48个,计划总投资22.4亿元,实施完成后年可节能44万吨标准煤、节水460万立方米。
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的科技节能工作深入开展。到10月底,全市建筑行业共完成新建民用节能建筑28.71万平方米,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4幢,通过“金太阳工程”获得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补助资金1100万元。交通行业推行道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结构优化、废旧沥青再生利用、隧道照明技术改造、驾培设施技术改造等五大行动。目前,已实施公路废旧沥青再生利用26.28公里。完成3座隧道增设LED隧道照明设施,年可节电5万千瓦时。完成3条高速公路收费通道ETC(不停车收费系统)改造,共交易5万余次,节约燃油1000余升。在农村,到10月底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沼气建设补助资金近5200万元,建成农村沼气6.47万平方米,累计推广太阳能路灯1670盏、太阳能杀虫灯725盏,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52.17%。目前,有5个项目获得国家节能财政奖励和预算内补助资金1200万元。
经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超过省最近调整后的年度目标一个百分点,完成目标进度的140%。前10个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为82.75亿千瓦时,比省定限额少用电5500万千瓦时。(记者毛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