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在线讯 他们不是警察,但很多案件少了他们就不能结案;他们没有火眼金睛,但逼真的冒牌货、“高价名贵”物品都在他们眼前现出原形……日前,记者从市价格认证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该中心已受理350起刑事涉案物品价格鉴定,价格鉴定人员严格按照“现场勘验”、“市场采价”、“鉴定结论”程序,恪尽职守,依法作出准确的价格鉴定结论,涉及标的额300多万元,完成率、准确率均达到100%,担当了可以信赖的“价格法官”。
据了解,价格鉴定工作是国家机关委托的司法行政案件(包括刑事、民事、行政和仲裁案件)中涉及财物的价值认定,其鉴定业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业务知识水平要求高,价格鉴证工作人员责任重大,价格鉴定结论书直接关系到“罪”与“非罪”的判定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实现。
近年来,市价格认证中心工作人员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价格鉴定原则,扎实做好刑事案件涉案财物价格鉴定工作,力求把每一件业务都办成精品,把每一个案件都办成“铁案”,为司法机关公正办案判案,提供了客观、公正的价格证据支持,受到当事人的好评。
市价格认证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涉案物品价格鉴定的一个明显特征,那就是相当一部分人法制观念不强,例如邻里小纠纷、借贷经济纠纷、酒后逞强等均不计后果,图一时之快,损毁公私财物,触犯法律、法规,致使涉案嫌疑人刑事犯罪和治安处罚。此类事件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今年以来就有40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