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1日讯 最近,在庆元县松源镇周墩村的一块闲置山地上,铲车往来不断,马达阵阵轰鸣,施工负责人吴学铭正在指挥工人们对地面进行最后的平整。“这块地是我向周墩村租的,年租金1万元,将用于兴建厂房。”吴学铭说。
位于庆元县城东部的周墩村,是个山地多平地少的偏远山村,耕地面积不到山林面积的二十分之一,针对独特的自然条件,周墩村两委提出了“超前规划、立足长远”发展方案。
两年前,位于周墩村的城东小学操场需要填土方,得知这一情况后,周墩村两委干部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表示不仅愿意免费提供一块闲置山地供校方取土填方,并愿意补贴学校一部分采土费。一开始,这种怎么看都是“亏本生意”的举动,令村民们颇为不解,并纷纷表示反对。然而,就在短短几周后,村民的态度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原来,随着填方工作的完成,这块原本无人问津的山地逐渐“夷为平地”,成了可供耕种的土地。这个貌似很“傻”的举动,赢得了村民的掌声,打“长远牌”谋发展的思路,也获得了群众的支持。
两年来,庆元大山合公司的兴建、梦天木业的扩建等大项目,都有周墩村作“坚强后盾”,先后落地的庆元三中、城东小学、梦天木业、大山合公司,都在村里实现了无障碍施工,不仅为村里带来了人气,更带来了财气,促使周墩村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即使是发展‘出租经济’,也要长远打算,不能只顾眼前一点小利。”村党支部书记梅礼高介绍,随着企业和学校的纷纷落户,一年多来,周墩村的“出租经济”也让村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村民周素红告诉记者,目前租住在她家的住户多达10户,每年光是租金就有近2万元的收入。“现在周墩村的外来人口已经超过1300人,整个周墩村一年的租房经济收入就有6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迅速壮大。”梅礼高说。
周墩村只是庆元县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据庆元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庆元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乡镇、村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并落实专项发展资金,建立“村集体经济百村千万工程”项目扶助机制,以乡镇或村为单位,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分布情况分类包装项目,以“异地发展、资源入股、资产整合、结对帮扶、基地建设”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周墩村是第一批‘试验田’,成功经验将在全县推广。”庆元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在此基础上,庆元将在未来3年内扶持100个村、投入1000万元以上资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使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村级资产年递增15%以上。记者 崔璀 通讯员 谢善东 吴斌 叶兴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