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大发展带动城市大建设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杨重光
“产业发展是城市化推进的关键和核心,也是三门这个县级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城市品牌研究会会长杨重光说。
杨重光长期从事外贸经济和城市经济研究,在城市品牌建设领域具有很高权威。在谈到三门的城市发展时,他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还有文化、工业、社会服务等各方面,所有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而产业发展恰恰能为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所以,三门县委、县政府最应该做的是抢占时机,优化结构,以产业的大发展带动城市的大建设。
“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三门一定要平衡好三产结构,并全力打造一个能体现三门优势的产品,以其为中心发展相关产业。比如,三门可以发展以青蟹为主的养殖业,或者也可以培育以核电为主的能源产业。”杨重光说。
打造美丽大气的滨海三门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原秘书长 顾文选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要注意为市民提供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并创建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城市发展研究的资深人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原秘书长、建设部规划司原副司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顾文选说。
根据三门目前的情况,顾文选认为,三门可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包括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以主导产业赋予城市特色;要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大力实施水资源、能源、环境整治工程,抓好绿化和市容环境整治,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要争创和谐社会,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失地农民的住房、社保、就业,实现公共服务均衡化。
“三门靠山临海,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执政者可将其定位于中等规模以上城市,对整个城市进行总体规划,打造美丽大气的滨海三门。”顾文选说。
项目化发展县域经济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刘戒骄
“三门依山傍水,地理优势很明显,当务之急是分析形势,抢抓机遇,加快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产业组织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刘戒骄说。
刘戒骄表示,三门必须强化竞争意识,抓好投资与项目建设。发展是硬道理,投资与项目是硬支撑,必须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做到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目标化,目标任务责任化。
刘戒骄认为,三门要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环境,争分夺秒完成投资计划,切实抓好项目和资金的落实。积极引导民间各类资本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和领域,广泛参与县域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形成千军万马上项目、众志成城促发展的局面。
推进三门湾城市合作共赢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 张峰
“三门的发展潜力非常大,将是长三角一个新的增长点。”昨日,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长三角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峰说。
张峰是本次中国城市品牌发展大会暨三门城市建设论坛的主讲人之一,所作报告的主题为“长三角一体化态势与城市合作”。他在报告中指出,三门的发展基础虽然不太强,但分析三门的资源优势与发展定位,会发现三门的潜力巨大,有可能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能源基地,对整个长三角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峰还表示,三门要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区域一体化大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打造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和经济带,三门应从中抓住机会。环三门湾三县要强化城市合作共赢的动力功能,优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功能,加强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功能,共同促进三门湾经济社会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