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哪个省的GDP“含金量”最高?

作者: 时间:2010年08月03日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SNA体系

    它是以西方经济理论为依据,将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认为创造的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劳务活动都是创造价值活动的。

    GDP指标目前“无可替代”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彭志龙

    简单地讲,GDP反映的是生产成果。如果是国家的GDP就是全国的生产成果;如果是一个地区,比如北京市,那么就是全北京市的生产成果。反映生产成果的价值量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总产值,另一个是增加值。GDP对应的是增加值。所有生产者(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个体生产者等)创造的增加值之和就是GDP。

    GDP既然反映的是生产成果,就一定有实实在在的东西与它相对应。它包括所有生产出来并作为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GDP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它影响着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决策。

    GDP是生产成果指标,生产与经济中的许多方面有直接联系,比如,与收入分配,与物价,与市场需求都有直接联系。因此,GDP与通货膨胀、就业、企业经济效益、居民收入、财政收入都有密切关系。GDP在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中作用非常明显。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向。

    做统计或者做GDP核算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努力把数据搞准,提高数据质量。这些年来,国家统计局也在努力的做各项工作,使GDP数据尽可能准确。

    首先,在一些领域做抽样调查,特别是服务行业,这块统计比较薄弱,我们推动部门建立一些服务业的统计。有些服务行业没有主管部门,且数据波动性也比较大,常规统计很难,这时我们通常就用抽样调查做一些统计。

    其次,做联网直报,就是在企业和国家统计局的网直接连通以后,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报给国家统计局。企业的数据可以直接进到国家统计局的库里来,这样就减少了中间差错。

    此外,还有一项措施就是经济普查。通过大规模的动员力量,可以一次性的把平时很难统计到的,特别是像规模比较小的服务行业资料统计上来。现在经济普查每五年做一次,这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GDP有很多缺陷,但在目前状况下还没有一个更加宏观、更加好的指标来替代它。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不能太迷信GDP,把GDP看成是万能的,什么东西都只看GDP一个指标是不对的,在看GDP的同时可以看很多其他方面的指标,把方方面面的指标结合起来看才会客观、才会全面;第二,我们也要积极努力的改善GDP,把它自身明显的一些缺陷努力克服掉。

    GDPW或可取代GDP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

    采用GDPW比采用GDP指标,在衡量经济增长方面,更具有科学性,更符合科学发展的经济价值目标。

    现行的GDP核算体系,无论从收入方还是支出方都无法显示关于生活质量问题,也不能反映经济科学发展,更难以反映人民生活的真实福利程度,使其饱受非议。借鉴前人研究成果,适应我国科学发展的经济现实需求,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核算指标——国内生产福利总值(GDPW)。

    什么是国内生产福利总值

    所谓GDPW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最终福利总值。从理论上说,我们可以根据科学发展的经济价值理念,对人类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创造的正福利价值和负福利价值分别加以汇总,然后用前者减去后者,其余额便是GDPW。

    在现实核算中,可借助于SNA体系内的GDP核算数据。这是因为作为社会最终产品货币表现的GDP,同样也是国民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我们可以将国内生产福利总值核算的理论公式表述为:

    国内生产福利总值=国内生产正福利价值-国内生产负福利价值=现行GDP正内部性生产价值-负内部性生产价值-负外部性经济价值。

    GDPW作为一种替代的现代化理念,它是衡量人们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福利的指数,可以有效地补充和修正GDP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它与GDP相比,有两大主要特征:

    首先是客观福利性。GDPW中的福利概念应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它强调在提高福利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但要注意物质福利的增长,而且要注意精神维度的福利。它强调在福利发展中,不但要注意人们的实际利益的获得,而且要注意人的自由与能力的拓广。使GDPW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科学发展经济价值目标。

    其次是净福利价值性。将GDPW与GDP加以比较不难发现,两个指标最大区别在于,GDP考察的不仅包括人类生产活动所创造的正福利价值,而且也包括负福利价值,从本质上来看,GDPW是全社会所有经济活动创造的正福利价值集合扣除负福利价值集合的余额。

    在这里,所谓正福利价值是指对人类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有促进意义的因素,其主体是能够满足社会成员吃、穿、住、用、行的货物和劳务。然而,人类在创造正福利价值的活动中,也在不同程度上创造负福利价值,如毒品、污染物等等,这些负福利产品使人们已有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日益下降。

    与GDP不同,它的外在数值与其内含的福利价值是基本上保持一致的。基于这个原因,采用GDPW比采用GDP指标,在衡量经济增长方面,更具有科学性,更符合科学发展的经济价值目标。

    GDP不能科学反映福利的增进

    根据联合国统计局出版的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现行GDP是以经济系统为中心构造研究框架的,这一研究框架虽然使GDP有效地反映了经济增长的现实,但是不能科学的反映人们福利的增进,也就是说使经济发展偏离了其正确的方向。

    GDPW是现行GDP框架的改进,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也不能完全脱离现行GDP的研究框架。

    根据GDP核算方法,我们可以从生产法角度来构造GDPW核算公式:

    GDPW=现行GDP正内部性生产福利价值-负内部性生产福利价值-负外部性经济福利价值=现行GDP (非正规性生产价值非市场性生产)—破坏性生产价值(非法生产价值)—补偿性生产价值(包括:补偿自然灾害型损失生产价值、补偿人为事故型损失生产价值、补偿正常损耗型损失生产价值等三个部分)—资源耗减价值-环境退化价值。

    上述核算结构只是一种粗线条的描述,无论是正、负内部性生产价值核算,还是环境因素核算都是很复杂的过程,由于GDPW核算是一个包括经济学、核算学和环境学等在内的跨学科的研究框架,理论和方法将十分复杂,因此这一框架从方法论角度看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仍有许多理论和方法问题有待我们研究解决。GDPW核算标准

    那么GDPW核算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呢?

    根据GDPW的内涵,本质上它与GDP是一致的,差别在于它是从福利的角度对GDP进行修正,生产与福利是两个联系紧密的概念,生产是前提,福利是结果,因此GDP核算和GDPW核算并非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两者是有机统一的。

    首先,GDPW核算是在GDP核算的基础上,根据福利标准对GDP核算的修正。因此,将GDP转化为GDPW,不仅要考虑GDP核算之外的外部性因素调整问题,而且也要考虑GDP核算之内的内部性因素的调整问题。

    其次,GDPW核算的主体,即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常驻单位。如果一个企业或一个人在该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有一个场所(住所、厂房或其它建筑物),并将之用以长期的经营活动,那么它就是一个经济利益主体。此中的长期或短期,一般都以一年作为界限来划分的。

    此外,GDPW核算是一项复杂度很高的工作。它是对GDP进行的改造、完善,是以GDP为基础。因为,尽管GDP有种种缺陷,但它能够把国民经济的全部市场活动概括在极为简明的统计数字之中,从而可以成为表明各国经济增长的通用指标。

    最后,GDPW可基本解决GDP的一些缺陷问题,对数据质量要求以现有核算体系为基础,有利于世界各国在实践中探索、推广、应用。但本指标也有缺陷,如由于单指标的缺陷、GDP本身计算方法的缺陷等也可能反映在综合GDP中;同时,在现有GDP基础上的增减部分的定价和估算本身也属于高难度作业,因而,如何具体解决一切基本问题,尚需在今后国民经济核算实践中大胆探索。

    事实上,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只有GDP的增长是不够的。同时,必须重视经济增长中人们的福利提升,以GDPW为核心的国民经济福利核算体系,从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的高度,提出了衡量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向标,即经济的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增进人们的福利、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为目的。

    这主要体现在“人民生活”这一体系中,该部分把“享受社会化养老服务人数占全市老年人口比重”、“社区门诊占全市门诊总量比重”、“公共交通日均客流量占居民出行总量比重”、“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等并不常见的指标作为上海在养老、医疗、公交、安全方面的情况。

    创新指标考察GDP可持续性

    本刊记者注意到,这43项指标不少内容与上海市所要迫切发展的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有关。

    在记者采访中,上海市政府官员往往提到了“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这样一个指标,2009年上海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该市GDP的59%。

    此前几年,该数据一直在50%左右逡巡不前。但也有官员认为,上海服务业占比提升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上海工业的萎缩所致,是一次“假提升”,并不能说明上海经济转型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小龙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上海GDP含金量到底怎么样,需要看三方面的情况,单位GDP创造的财政收入好不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低不低,更应该反映在政府在科技上的投入足不足,科技进步对于GDP的贡献率高不高。”

    据悉,上海市发改委编列的“综合评价体系”中,专门列出“创新能力”指标,“科技进步贡献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例”、“高科技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高技能人才占技术性岗位从业人员比重”等成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有无持续力的关键性因素。

    刘小龙认为:“与其他省市相比,上海可能在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方面不具备优势,但上海的综合实力和营商环境可能更具吸引力,这将帮助企业敢于‘创新’,这将为上海长远GDP的发展打好基础。”

    有望成为GDP综合冠军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发现,衡量上海GDP含金量指标主要体现在财政收入、人均收入、税收状况、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产业结构、科技自主创新等方面。

    以产业结构为例,上海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了59.4%;其次,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该市GDP比重也已经达到了47%。

    此外,上海GDP的含金量还体现在每万亿GDP所产生的地方财政收入上,达到了1705亿元。而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考量,上海的每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只有0.103人。

    与此同时,伴随着上海GDP增长也给上海居民带来了可观的可支配收入,在去年上海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8838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了12324元。

    事实上,科技和耗能在评判GDP含金量中日显重要,上海的表现也相当不俗。在创新能力方面,上海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已经实现了2.7%。在环保节能领域,上海环保投入相当于GDP比例3%以上,万元GDP用水量仅为79立方米。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王德培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与新中国成立之后和改革开放之前相比,现如今上海已经从GDP总量、财政收入总量等指标的三甲中退了出来,但与其他经济大省相比,在一些衡量社会进步程度和GDP含金量的指标上,上海依然很有希望争当全能和综合冠军。”

  • 129人
  • 0人
GDP 相关的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