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上半年台州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作者:钟荣华 刘绍翔 史金辉 时间:2010年07月28日 信息来源:台州日报

    国际金融危机余威尚存,世界经济仍动荡不稳,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四大战略”,主攻沿海,推动转型,加快创新驱动,抢抓发展机遇,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

    对于当前全市工业经济的总体形势,有关部门概括为四个基本判断:工业生产进一步回升向好;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工业在各产业类别中领先增长;以民企为主的工业创新转型加快推进;下半年全市工业将在经济复苏的惯性推动下,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受去年“前低后高”的基数影响,全年工业增速有可能逐步放缓,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重工业领先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开始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泥潭,尤其是实体经济实现恢复性快速增长。突出表现为重工业领先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43亿元,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7.5个百分点,并高于轻工业的增速。

    “重工业一直在我市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国际金融危机对重工业冲击比轻工业更加明显。与投资需求密切相关的重工业领先增长,对工业生产、企业利润的增长贡献率显著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经委主任张锐敏说。

    除此之外,工业生产回升向好也表现在工业出口增势强劲、工业投资开始复苏、主导行业快速发展。1—6月,全市实现外贸自营出口64.6亿美元,比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同期还要多出口7.5亿美元,五、六两月连创单月出口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全市“5+1”六大主导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59亿元,除船舶行业同比下降外,其他五个行业同比增长都超过20%。

    以民企为主的工业创新转型加快推进

    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严峻挑战,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我市工业表现出了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展现出不同寻常的发展活力。

    最直观的表现是工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营状况都得到较大改善。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比去年同期提高24.4分。工业产品产销率、总资产贡献率、资产保值增值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反映工业经济质量的几个主要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税总额与利润总额均有可观的增长。

    据调查,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一方面与企业订单增加、开工率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推动的结果。据统计,1—6月,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4,比去年同期提高7.5个百分点。价格是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基本信号,价格走高表明市场需求上升,企业产销趋好,赢利能力增强。

    在危机中,不少企业敏锐地抓住市场变化,求变求新,适时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开拓资本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如家具生产企业积极开展替代原材料研究,开发低碳、绿色产品,在收复国际市场的同时,开拓国内市场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另一方面,企业积极开拓资本市场,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今年以来,全市新增4家股票上市企业。

    此外,以机床、模具为代表的全市限额以上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企业积极引进设备,开发新产品,市场订单增加,生产满负荷,效益增长可观。在28个行业的限额以上制造业投资中,有19个呈增长态势,其中13个增幅超过35%。与此同时,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亿美元,同比增长33%,而去年同期为负增长18.2%。创新活跃和高新产品出口的高速增长,表明此轮经济复苏,已不仅仅源自政策拉动和市场回暖,更是经济增长内在动力增强的体现。

    经济复苏借助惯性推动 或呈“前高后低”走势

    今年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划出了一道漂亮的上行线,那么下半年,能否延续这种回升向好的势头呢?

    “从全球范围看,各国在金融危机后普遍‘回归实业’,有利于消除资产泡沫;其次,国内宏观政策环境基本没变,调控更加注重政策的延续性和有效性,注重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再次,从台州实际看,我市正在加快沿海开发,有序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全市工业内生动力在不断增强。”市经委主任张锐敏认为,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内外经济环境的好转。因此,下半年全市工业将在经济复苏的惯性推动下,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态势。但由于受到去年“前低后高”的基数影响,全年工业增速可能逐步放缓,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

    这种判断是有数据支撑的。二季度以来,我市工业的一些主要指标逐月回落,上半年全市工业性投资高开低走,6月当月负增长5.8%,全市亿元以上的项目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此外,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较去年同期普遍上涨,工业发展正进入高成本时代。

    因此,从当前形势看,全市工业经济的回升并不意味着经济步入正常运行轨道。值得重视的是,我市工业自身存在内生动力不足,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等困难和问题。从未来一段时期看,仅依靠外需拉动工业增长还难实现,只有加快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才能使工业经济进一步回升并得以巩固。

  • 162人
  • 0人
经济 相关的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