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参加全市加快“沿海开发”战略实施工作会议暨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会的全市各地“一把手”,在台州市领导陈铁雄、吴蔚荣、陈子敬、肖培生等带领下来到我县,实地走访了三门核电、沿海工业城,考察沿海产业带开发建设情况。县领导李浩、章文英、黄祥云、叶剑等陪同。
上午8时整,与会人员首先来到三门核电站,参观了核电展示厅和部分施工现场。三门核电工程采用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AP1000建造,规划建设6台125万千瓦的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750万千瓦,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09年4月19日正式开工,一期工程的两台机组计划于2013年和2014年先后建成发电,其中一号机组是全球第一台AP1000核电机组。
之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沿海工业城。沿海工业城是我县“开发三港,建设三城”,发展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之一,是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的实业基地。自2004年底启动建设,经过5年7个月的艰苦努力,6500亩工业用地的招商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到本月为止,最后一批320亩工业用地顺利出让),共落户企业151家,协议总投资80多亿元。其中,投产企业45家,正在建设企业80多家,已经完成工业性投入约30亿元。随着企业的入驻,沿海工业城的各项配套也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总投资7亿元,水电瓶颈已经突破,金融、餐饮、娱乐业等配套设施相继落户,学校、医院等配套项目开始实质性启动。下半年,整个工业城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场地回填和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都可以基本完工。
与会领导纷纷表示,转型升级需要新的空间平台来承载和支撑,台州的空间平台就在沿海产业带,这是台州的后发优势所在,要坚持主攻沿海不动摇。他们认为,目前沿海开发的架势已经拉开,三门的沿海产业带建设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并形成了核电等独具特色的产业,沿海工业城的“三门速度”为其他县市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三门湾次经济圈的提出,则把沿海产业带的规划放在了更高的定位和层次,意义重大。他们希望,三门能保持沿海开发的战略优势,成为台州乃至浙江省海洋经济战略的重要一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