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3日讯 水质好坏,乡镇应有明白账。近日,市环保局监测中心站公布了新的水质监测分析数据:上半年,全市107个乡镇平均合格率为68.7%。其中,开化县乡镇(街道)平均合格率为100%,常山县、柯城区、江山市、衢江区和龙游县乡镇(街道)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2.9%、62.5%、62.5%、59.5%和50%。
“年初,衢州在全省率先把断面水质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百个乡镇(街道)分类争先考核,这是‘半年考’的成绩单。”市环保局人士相告。
今年2月,市环保局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对流经全市所有107个乡镇(街道)的主要河流进、出口交接断面逐一现场布点,并利用GPS定位仪确定点位的地理坐标,最终确定152个监测点位。
“我们选取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三个监测指标。”工作人员分析,从数据看,乡镇(街道)的水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原因是受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水为主)及部分未纳管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
“每季考核一次,全年汇总考核一次。按照季度考核及全年考核的结果,年终给予乡镇相应得分。”市环保局法规宣教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至于考核标准,有严格的“硬杠杠”:考核指标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为合格;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但出境水质好于入境水质的行政区为合格,出境水质劣于入境水质的为不合格。
水清关键在治源。新的考核机制倒逼着乡镇转型谋求绿色发展。
衢江区廿里镇党委书记陈水清介绍,在开展3万多平方米猪栏整治的同时,该镇正着手园区污水管网建设,下一步还将推广山塘水库清水养鱼,改变以前饲料养鱼的做法,以净化水质,保护水环境。
“我们关停了3家玻璃拉丝厂,严管对水质有污染的企业。”衢江区后溪镇党委书记柴胜辉说,在信安湖流域生猪综合整治中,后溪镇将流经该镇的河流两边划为生猪禁养区,鼓励生猪养殖户发展其他产业。
本文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