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7日讯 集体经济薄弱的农村不是“美丽乡村”,只有壮大的村集体才能为收入翻番提供保障。去年以来,瞄准“农民与农村共富”,龙泉在全省率先推开“富民壮村强乡镇”工程。一年下来,该市村集体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村一年减少114个,全市三成以上的“空壳村”集体收入破万元。
有了经济支撑,这些新农村迅速成为龙泉三农经济中一支生力军。一年来,龙泉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乡村漫游全面推开,新农村建设项目连线成面,农民保障大幅提高。在这个活力四射的新经济氛围中,去年,龙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127元,增幅列丽水第一位。
而在一年之前,经摸底统计,龙泉市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村还有318个,占该市444个行政村的七成以上。长期以来,村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是束缚农村公益性事业建设、影响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领导力、战斗力、号召力的桎梏。龙泉“富民壮村强乡镇”工程,就是要通过多路并进富民,多措并举壮村,多管齐下强乡镇,夯实新农村的建设基础。
为此,瞄准“‘十二五’力争消除1万元以下的‘空壳村’”的目标,龙泉市实施“富民壮村强乡镇”项目693个。受此推动,截至去年年底,该市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29.8%,地方财政收入在300万元以上乡镇翻了一番,达到10个。
经济薄弱村物业集聚区是这项工程催生的新模式之一。连日来,其安仁分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据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达1万平方米,用于安仁镇及周边乡镇23个经济薄弱村发展异地物业经济。
安民村被列入该项目一期。眼下,安排给村里的一块用地正在建设物业大楼。村委会主任吴世水说:“大楼投入使用后,每年租金保守计算也有10万元。照顾困难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村里再不会无米下锅了。”
与此同时,该市屏南镇的许多村民开始享受村壮镇强带来的“致富红利”。屏南镇是浙江省海拔最高的建制镇,因为山高路远,空有丰富资源却苦于难变现。集体收入增加之后,去年以来,该镇多个村联合办起了南瓜节、摄影采风等活动,发展起自驾游。村民吴群英说:“接待游客,家里养的鸡鸭、种的蔬菜全都卖了个好价钱,一个春节赚了五六千元。”
据介绍,龙泉提出,到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3500元;至2017年,“空壳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