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兑美元汇率频频触及涨停,接连创2005年汇改以来18年新高。据统计,从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汇率已升值近25%。那么,舟山作为一座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城市,不断攀升的人民币汇率,将给本地出口企业带来哪些影响,企业又该如何避险呢?
外贸企业:短单长单,影响程度不一
据市商务局外贸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舟山有实际外贸出口业务的企业200多家,主要有船舶制造出口、油品出口、水产品出口、玩具出口等,大部分企业以美元作为其结算币种。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船舶、水产品出口企业,发现人民币升值对于生产周期短的小额订单而言,影响较小。对于订单生产周期长且额度大的,则影响较为明显。
位于定海西码头的西峰水产是舟山鱿鱼加工的资深企业之一,其公司鱿鱼产品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水产加工出口企业。该公司总经理范国锋告诉记者,他们这类水产品出口企业订单比较小,最多也就10多万美元,且订单时间比较短,最长三个月。而人民币升值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只要不是急涨急跌,一般都可以将风险规避了,影响自然也小。“比如说,我们做的产品,全程周期需要3个月交货。我们每次都是把汇率风险考虑进去,在我们的报价当中加上5‰的汇率风险。”范国锋说。
相对于短、小的订单,像造船企业这样,订单生产周期长,且订单额度动辄上千万美元,所受影响便可想而知了。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一会计工作人员说,欧美消费低迷导致企业订单大幅下滑。而人民币以每年5%的速度升值,进一步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且造船企业多为大订单,生产周期长,结汇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
避险有道:开辟第二战场需提早布局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应提早布局开辟第二战场。
市商务局外贸处相关负责人说,在欧美经济复苏疲软,外贸“寒冬”仍将持续的环境下,应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场,既要盯紧欧美市场,也要积极关注东盟、南美洲、俄罗斯、非洲等新兴市场,才能生存下来并保持一定的发展空间。
毫无疑问,人民币升值将侵蚀企业本已微薄的利润率,加上人力成本上升,将让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减弱。该负责人说,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提高利润空间。此外,就企业而言,在出口货物时,争取采用人民币结算,并尽早收回货款,并同时考虑利用出口信用保险防范风险。
除了苦练内功,努力开拓新兴市场,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外,很多企业都善于使用金融工具,锁定远期汇率以规避风险。一造船公司负责人说,考虑到兑汇风险,我们会用美元对冲。即收到美元的货款先不急于兑换成人民币,而是用美元直接在美元区采购原材料,这样既减少了货币兑换的手续费,又等于将美元贬值的潜在汇率损失成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