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目标:
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示范区,海洋经济实力较强、辐射服务功能突出、空间资源配置合理、科教文化体系完善、海洋生态环境良好、体制机制灵活,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发挥先行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
宁波海洋经济发展基础:
一、港口优势得天独厚
宁波港口岸线总长为1562公里,占全省的30%以上,其中可用岸线872公里,深水岸线170公里。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个港口通航。
二、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拥有丰富的“岛、涂、渔、景、油”等海洋资源,组合优势明显,适宜较大规模开发。 岛屿面积524平方公里,岛屿岸线长758公里。
三、 战略区位十分突出
宁波位于我国长江发展轴和沿海发展轴“T”字形交汇处和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海域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入海口,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要冲,是长三角地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联结纽带。
四、 特色优势比较突出
2010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806亿元,海洋产业体系比较完备。 在临港工业方面、 港航物流方面、 海洋新兴产业方面优势比较突出。
“一核两带十区十岛”布局:
一、打造一个核心区
以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区及其依托的海域和城市为核心区,具体包括穿山半岛、梅山保税港区以及中心城区。
二、加快推进“两带”建设
以环杭州湾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为主的北部海洋经济产业带,以象山港、大目洋和三门湾及其附近区域为主的南部海洋经济产业带。
三、重点建设十大产业集聚区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余姚滨海产业集聚区、慈东产业集聚区、宁波石化产业集聚区、北仑临港产业集聚区、象山港海洋产业集聚区、大目湾海洋产业集聚区、环石浦港产业和宁海三门湾产业集聚区。
四、科学开发利用十岛
重点开发梅山岛、大榭岛、南田岛、高塘岛、花岙岛、檀头山岛、对面山岛、东门岛、悬山岛、田湾山岛等重要海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