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人民币升值重压 台州出口企业赚业绩不赚钱

作者: 时间:2011年10月31日 信息来源:台州日报

    以机电产品为例,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点,整个行业销售利润率就下降2%至4%

    自2005年7月21日,新一轮人民币汇制改革启动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

    10月2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显示,1美元对6.3425元人民币,再创汇改以来新高。按此计算,6年多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累计达近30%。最近,美国参议院又通过了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

    面对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强烈预期,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台州企业受到了什么影响?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出口企业利润每天在“缩水”

    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触痛了出口企业的敏感神经。

    “现在可以说,我们公司的出口利润每天都在‘缩水’。如果交货期、结账期再延迟的话,利润将进一步减少。”提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连创新高的人民币汇率,台州联君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显天一脸无奈。

    陆显天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是做机电生意的,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地区。今年以来,国内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迅速上升,再加上人民币一再升值,致使企业压力倍增。

    以一笔50万美元的外贸订单为例,如果签合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5∶1,4个月后汇率升至6.3∶1的话,那么结账时就要少收10万元人民币。

    陆显天说,以前他们会为接到大订单而感到高兴,现在却不同了,反而喜欢接小订单——有时接的越大,到时利润便越少。眼下,他最担心的是,人民币会加速升值,出口企业之路将举步维艰。

    陆显天们的担忧并非多余。据市商务局一项调查显示,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已严重压缩了我市机电产品、鞋类、阀门等出口企业的利润,致使当地出口产品的低价竞争优势逐渐丧失。以机电产品为例,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点,整个行业销售利润率就下降2%至4%。

    “以进补出”挽回短期损失

    不过,面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困境,我市企业并没有闲着。

    “我们就采取了最直接的方式——提价。”台州星耀模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同波说。汇改之初,他们没有经验,一笔稳赚100多万美元的生意,经常最后只赚90多万美元。但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后,觉得直接提高出口产品售价,不失为化解汇率波动风险的一个有效“招数”。

    眼下,他与外商谈生意时,还尽量让对方使用人民币结算。“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减少了汇兑成本,而且把人民币升值预期成本转嫁到对方身上。”张同波说。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是因为他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然而,采访中记者碰到的较多企业则是采取“以进补出”的策略,即以进口原材料、先进高端机器设备等来弥补出口产品带来的短期损失。

    “现在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逐渐走强,美元出现疲软态势,这对进口是一大利好消息。”台州远洲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功量表示。由于近期出口产品利润萎缩,不少企业纷纷转而以进口来“止损”,今年以来,他们公司代理的进口额就首次超过了出口额。

    据台州海关统计,今年前8月,全市共进口21.56亿美元,同比增长8.61%,出口112亿美元,同比增长23.8%,进出口增幅进一步缩小。

    借用多种避险方法为上策

    显然,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对出口企业来说,利润减少;对进口企业而言,成本降低。那么,在此背景下,台州企业如何才能在竞争中实现收汇保值增值呢?

    “借用多种避险工具应是当下企业必须做的‘功课’,也是上策。”中国银行台州分行国际结算部主任王静分析,目前人民币快速升值,既有西方国家施压的因素,也有国内外汇储备增加、经济快速增长等原因。

    但从长期来看,适当的升值也是必然的,有好处的——有助于缓解国内通胀压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王静说,当前欧债、美债危机还处于蔓延期,台州进出口产品又以这些地方为主,所以综合运用多种汇率避险工具显得尤为重要,像远期或择期外汇买卖、信用保险、外汇期权等,都是不错的金融风险规避手段。

    以“远期结售汇”为例,其可以锁定未来收汇的汇率,避免因汇率波动造成汇兑损失。譬如,一家企业在今年5月30日签订一笔100万美元的出口合同,同时办理了5个月的远期结汇业务(成交汇率为6.50)。那么,10月30日该公司办理交割手续时,若当天即期结汇价为6.3825,即可挽回117500元人民币的汇率损失。

    对此,市商务局有关人士建议,相关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产品议价能力,并开辟东盟、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也是当务之急。

  • 64人
  • 0人
人民币 相关的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