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小商品如何进入欧美主流销售渠道,也是小商品市场决策者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完善义乌小商品编码等手段,可以构建一个基于义乌市场的产品质量可监管、追溯体系,推动小商品向高处走,推进市场和产业转型升级。
昨天上午,李洪强在办公室向记者演示了小商品码的强大功能。他先是拿出一张印有不规则图形的方形条码纸,然后打开手机上一个二维码识别软件,过了两秒钟,手机生成一张新图片,上面清晰地显示着该产品名称为“宝石项链”,属于“水晶”类,经营者“洪巧仙”,商位号“75XX”、商品代码“G100000001”,小商品身份证号为“33072519XXXXXX532XSN”……
据悉,义乌小商品码一共可容纳商位号、经营联系人姓名等29个产品信息,具体包括身份认证码、商位号等9个基础信息和出厂质量检测、销售地址等20个动态信息。
外观上,它主要由文字信息和二维条码构成,文字信息再分为“完全公开”和“加密”两部分。其中,加密部分采用了先进的加密技术,必须经过权限认可或解密手段方可识别。
在参与了主要编制工作的李洪强看来,“小商品码”就是将商品、商人和商位三者有效整合在一起。“采购商或消费者,只要通过二维码识别,就可以全面了解产品信息。”他认为,待全面推广后,小商品码将成为义乌市场和义乌商品的电子身份证,和区分“义乌”和“非义乌”的重要标志。
目前,义乌小商品码进入试运行阶段,一些商户已着手将产品信息编制成二维码。“对于拥有自己品牌的厂家来说,二维码可有效建立产销两端联系,扩大品牌知名度。”义乌一心家纺商行店主郑素平说。
义乌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工作人员则表示,小商品码可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益,有效减少信息录入和检索时间,缩短在海关报关和检验检疫报检上的时间。
参照2008年发布并实施的《小商品分类与代码》行业标准,义乌小商品被分为16个大类、170余万种单品。贴上条码后,170余万种小商品将成为拥有唯一身份信息的“义乌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