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浙商“归途”如虹 衢州推进省外“浙商回归工程”

作者:徐双燕 时间:2011年08月04日 信息来源:衢州新闻网

     浙江在线08月04日讯 由新塘边、淤头等乡镇外出人员组成,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江山消防器材产业,目前已形成2万多人规模,在全国设有3000多个经营点,拥有几乎覆盖全国的庞大消防器材经营网络。近年来,先后有50多位消防器材经营者回乡投资创办企业,40多家消防器材企业搬迁回江山,消防产业工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0.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8.7亿元,产业经济总量年均增速达40%以上。

    这只是我市省外衢商回乡投资,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一个缩影。省外浙商回乡投资创业,形成了浙商反哺家乡的热潮,为衢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浙商“归途”如虹。“左手是创业,右手是家乡。两掌合力,才能共赢发展。”浙江根根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书根,江山大陈乡人,在江西、浙江两省经营15家企业。2009年,不忘家乡的他回到衢州,依托便利的交通地理位置、丰富的叶蜡石、高岭土、充足的劳动力等资源,创办根根陶瓷公司,总投资1.1亿元,生产的墙面砖销往江浙沪等省市。他先后在大陈乡捐资近100万元,发展家乡的教育等公益事业,被聘为江山大陈中学名誉校长。

    浙江创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童卿是龙游人,作为浙商的一员,他于2005年在上海成立一家食品贸易公司。经过几年打拼,“羽翼”渐丰。他发现,近年来龙游经济发展软硬环境日益改善,打算回乡发展。经过多方考察,童卿最终投资2.04亿元,在龙游城南工业区新上数字接收机等电子产品生产项目。近期在杭州召开的2011(第二届)中国民企投融资大会,发布了“2011浙商最佳投资城市”,龙游成为省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童卿说,这正好印证了他回家乡投资的选择是对的。

    自2006年以来,全市共引进浙商回归项目321个,协议引资173.3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约68.4亿元,项目开工率98.98%,投产率80%。引进亿元以上浙商回归项目47个,引进年产值5亿元以上大企业6家。新增税收7.045亿元。缓解了劳动力就业问题,新增就业人数24143人,自2006年至2010年年均增长10%。

    浙商回归项目的实施,对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实施该工程,我市把目标定位于“高、新、优”,引进了“元通硅业”、“诚泰电子”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和发展潜力好的大项目。回归项目涉及领域多,许多项目投向了衢州积极培育的“四大千亿”产业板块,推动了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省外浙商回归不仅引进了资金,更重要的是引进了一批人才、技术,引进了新的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水平。通过企业间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进一步激活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经济主体的经营管理素质和水平。同时也使本土企业在竞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老一代浙商起初在浙江做传统产业,生意做大后就走向全国。如今,省、市政府以开放的姿态,欢迎我们回来,再创一次业。未来的浙江、衢州,主推高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回来后,可在这些高端行业上再次起步,如果新产业又做火了,可把生意再次推向全国。”一位在上海创业的衢商说,全新的机遇正摆在有志于回归的浙商面前:浙江被列为全国海洋经济试点区域、舟山新区获批、义乌成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十二五”时期,全新的机遇使得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极正在加速形成。在外的浙江人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

    相信随着省外“浙商回归工程”的推进,衢州在未来数年内,将迎来在外浙江民间资本的浩荡归来,从而实现浙江人经济与衢州经济的良性互动。

  • 188人
  • 0人
浙商 相关的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