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检查窑筒体表面温度变化情况,以防掉砖红窑事故及提供在何处何时更换耐火砖的依据。特别提醒注意的是:窑筒体表面最高温度不允许超过400℃,否则将会由于窑筒体钢板强度和刚度的显著降低,引起产生裂纹的危险
⑵检查窑筒体对接焊缝有无裂缝
⑶检查窑筒体有无严重摆动现象,窑筒体窜动是否稳定
⑷烧成带筒体若没有淋水装置,应检查水管孔眼有无堵塞,淋水量是否充足分布是否均匀
回转窑大小齿轮传动装置存在多处漏油现象,在不改变原密封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导油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现分析如下:
大齿轮罩低侧端漏油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
由于大齿轮罩和大齿轮同心度存在较大误差及羊毛毡磨损等原因,当齿轮上润滑油随轮齿运转至顶部时,常会从缝隙中漏出呈丝线状下滴,污染环境。因有4%斜度原因,其漏油点也处在低侧端。 解决方法:我们在低侧端滴油段焊制1个大回油罩,把油导回油池,从而解决漏油问题。
小齿轮轴低侧端漏油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由于小齿轮挡油环结构本身存在缺陷,当小齿轮运转时,油易溅至环外。因该处润滑油很稠,小齿轮轴倾斜4%安装,溅在轴上的油在轴旋转时便形成螺旋状轨迹外流,然后到达一定位置下滴,故漏油点也只有在低侧端。解决方法:如果改造内部挡油环结构或增加密封装置比较麻烦,也不一定能彻底解决漏油问题。我们在外伸的小齿轮轴上绑扎1根金属丝来切断油螺旋轨迹,让油在金属丝处下滴,然后把滴下的油用回油盘接流回罩内。金属丝在轴上缠绕成跟油流向相反的螺旋状,回油盘形状可根据实际用铜皮等软金属制做,金属丝要紧贴齿轴,且不因旋转而脱落。并借助轴承端盖上的2~3颗螺栓固定。
回转窑时刻掌握好窑内适应的烧成温度,使熟料粒度细小均匀,严禁烧大火或烧流,加强煤料配合,尽可能使窑温稳定。保持火焰形状完整有力,火焰顺畅不顶烧。严防结圈,发现有厚“窑皮”要及时的处理掉,谨防结圈。结圈后通风阻力增加,使火焰缩短,逼烧则易损伤窑皮,掉烧后的圈也易砸伤窑皮,若停窑拆圈时则“窑皮”破坏的更严重,因此结圈是回转窑长期安全运转的大敌,为防止大块熟料砸伤“窑皮”,当有大块时要及时钩出。
回转窑镍铁生产工艺-回转窑操作工工作职责-LY18回转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