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余热锅炉运行的问题,本次改造要达到以下目的:降低余热锅炉排烟温度到180~220℃,提高余热锅炉效率,降低装置能耗;提高过热蒸汽的出日温度,使得全部饱和蒸汽过热至420℃以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省煤器进日水温,消除省煤器低温露点腐蚀,确保余热锅炉长周期、安全高效运行。根据该锅炉的结构特点及锅炉运行的再生烟气参数和燃烧情况,通过热力计算和受热而的重新核算,为达到上述改造目的,本方案拟采取下列措施。 1.为提高余热锅炉前置蒸发器耐热能力,2009年将管子材质由2飞升级为15CrMo。锅炉入日温度为950℃可以把烟气全部并入余热锅炉进行热能回收。 2.为避免蒸发器管子运行中发生气蚀腐蚀泄漏等,更换蒸发器上部六排管束,每排管束29根管,把上两排管束更换为光管,其他四排仍然为翅片管,目的是增加管束内流体的流速,降低管束管壁温度,相应提高管壁硬度,抑制蒸发器管束腐蚀。2009年装置大修期间进行蒸发器管束更换技术改造实施。 3.为提高蒸汽过热能力,需要重新布置过热器的受热而积,同时优化蒸发段的受热而。因此需要拆除原有前置蒸发段和1#过热段,在原位置依次布置新设计的前置蒸发器、高温过热器箱体模块。水保护段和高温过热器换热管均采用高压锅炉光管((GB5310标准),材质为12Cr1MOVG。该高温段受热而采用伸缩式蒸汽吹灰器,可有效防止高温烟气将吹灰部件烧坏或变形。 4.在原省煤器和蒸发器之间增加一台高温省煤器,为强化传热,新换热元件采用螺旋翅片管结构。为延长锅炉运行周期,换热管基管采用高压锅炉管((GB5310标准),材质为20G。结构为积木式模块化箱体式。全部受压元件的组焊在锅炉厂完成,管子对接焊缝100%拍片,确保产品质量,缩短现场安装工期。改造后省煤器外供热水温度由183℃提高到215℃,排烟温度降至180℃,达到提高锅炉效率的目的。 5.由于省煤器及给水预热器的而积小足,省煤器的上水温度偏低。为提高低温省煤器给水入日温度,避免省煤器发生低温腐蚀,本方案拆除原给水预热器,在原地新增设一台给水预热器,利用低温段省煤器出日的高温水加热锅炉给水,使进入低温省煤器的给水温度由原来的114℃提高到135℃,从而使省煤器换热管的管壁温度高于烟气露点温度,避免了露点腐蚀的产生,确保省煤器长期安全运行。 6.根据催化余热锅炉正压、防爆的要求,过热器箱体上布置新型伸缩式吹灰器,确保各段受热而的传热效果,降低排烟温度。hb-yin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