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
licus (Bge.)Hsiao 或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
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
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
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多列。栓内层为3~5列厚角细胞。韧皮部射
线外侧常弯曲,有裂隙;纤维成束,壁厚,木化或微木化,与筛管群交互排列;近栓内
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导管间有木纤
维;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黄白色。纤维成束或散离,直径8~30μm,壁厚,表面有纵裂纹,初生壁常与
次生壁分离,两端常断裂成须状,或较平截。具缘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具缘纹孔排
列紧密。石细胞少见,圆形、长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壁较厚。
(2) 取本品粉末3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滤液加于中性氧化铝柱
(100~120目,5g,内径10~15mm)上,用40%甲醇100ml 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
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 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
涤2 次,每次20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
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
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
以氯仿-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
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
光下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紫外光灯(365nm) 下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检查】 总灰分 不得过5.0% (附录Ⅸ K)。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 1.0%(附录Ⅸ K)。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六六六(总BHC)不得过千万分之二;滴滴涕(总DDT)不得
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千万分之一(附录Ⅸ Q)。
【浸出物】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