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身心问题,同时也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的疾病,按以往的传统治疗方法,其治愈难度非常之大。中国学龄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为5%左右,其中大约65%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多年,而且这样的孩子情绪容易不稳定,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幸福。专家提醒,多动症患儿因其症状特征,家长切勿像对待正常儿童一样来对待患儿。
目前我国约有1500~2000万的多动症孩子,因为病症或许他们正遭受着身边人的误解与孤立,这样的孩子需要家长以及老师的关注,不要武断地给他们扣上调皮的标签,而是要及时帮助多动症孩子接受必要的治疗。
小孩好动怎么办?常常有家长这样提问,抱怨自己的孩子小动作特别多,一会儿玩文具,一会儿抓耳挠腮;听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别人批评后,仅能安静一会儿,不到几分钟又是一个“马猴子”。对这种现象,我们家长或老师往往训斥他,“你是不是有多动症”?其实这个帽子是不能随便“扣”的。据有关专家讲,儿童多动症是 “轻度脑损伤”或称为“轻度脑功能障碍”,多发于5—10岁儿童中,发病率约3%左右,因此,您的孩子是否有多动症应由医院医生确定,我们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下多动症结论,以引起孩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好动大部分是正常现象,是孩子活泼顽皮的天性。对于这种现象,家长大可不必大惊小怪。
一般来说,小儿多动与小儿多动症的区别在于: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注意力,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到必须控制自己时,他能控制得住,而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控制自己。
3.正常儿童做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患儿却表现得很笨拙。
4.中枢神经兴奋剂能使正常儿童引起兴奋,而患多动症的儿童服后,却很快地表现出安静、少动、注意力相对集中。当他们服用镇静剂时,反而出现兴奋、多动。
因此,对被怀疑的孩子,不妨给他们喝些咖啡或浓茶,如果孩子没有突出表现时,希望家长不要随便带孩子到精神病院去就诊,否则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不良的刺激,也不要随便对孩子说“你是多动症”,这样做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增加精神负担。详询电话:400 636 1211 或登入我们的官方网站www.etddcd.com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