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产品包装设计|速冻产品广告创意|福建冷冻食品营销策划|福建速冻水产包装设计 【聚焦】福建海洋水产 徘徊在“银行”门口——-圣美推介 诊断篇 把脉福建水产四大隐疾 从记者的走访来看,福建水产行业既有近忧,更不缺远虑。为何一个具备资源优势,尽得天时地利的水产大省却无法在市场中奏出最强音?为何一个致力于打造“海洋银行”的特色产业却迟迟无法迎接市场大格局、大场面?为何至今没有出现一家能让行业眼前一亮、带领福建水产行业振臂前行、勇往直前的领头羊?或许这一系列的问题答案并不是单方面的,但如果当前福建水产行业不能解决以下隐患,这些问题将长期存在,无法标本兼治。 隐疾一:产品同质化严重 记者在对福建水产企业的调查过程中,做了一个不完全统计。在福建水产企业当中,销量过亿的企业在销售比例上出口的比重达到40%以上,而出口产品中90%是未加工或粗加工的冰品、鲜品和半调理产品,终端产品的比重几乎忽略不计。 除了远洋捕捞的章鱼、鲨鱼等特色水产品外,几乎所有企业的产品线非常一致,再加上彼此间品牌力悬殊不大,导致市场上产品价格混乱、品质良莠不齐。比如福建特产的皱纹盘鲍,由于众多养殖户一涌而上,造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尤其是大众化的九头鲍以下品种更是成为“鸡肋”,很多超市里甚至出现了两元的特价产品。这样的现状也说明了当前同质化竞争带来的红海局面。 诊断: 崔和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消费者多数喜欢食用新鲜的水产品和初级加工水产品,欧美消费市场也多以初级加工水产品(鱼片、鱼柳等)销量最大,利润可观。但是精深加工可以充分利用加工所产生的大量副产物,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可进行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塑造,因此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已成为发展趋势。 但是否精深加工及产品方向,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深挖市场需求,充分调研后确认,而非盲目投产。 罗连才 国内食品和水产行业资深营销专家 从产品来说必须以原材料销量巨大的水产品单品为主,如虾仁、带鱼、鲳鱼、鱿鱼、黄鱼、剥皮鱼、秋刀鱼、海蜇等,围绕这些单品开发适合国人消费的新品,产品开发上有两个思路:第一,原材料的升级。主要以小包装、精品的形式推向市场,面向超市和餐饮渠道,根据食用方法确定产品的规格。第二,调理水产品。围绕冷盘、大菜、汤煲、主食点心等四大食用方法,根据全国不同区域市场的消费习惯,以腌制后入味、过油后入味等调理方法进行加工,以成品菜肴的形式推向市场。 赵玉英 圣美水产食品研究院首席顾问、资深食品研发专家 在食品研发行业从业多年,也服务过不少福建水产企业,真正要实现产品创新的首要工作是改变水产老板的思维理念。 福建水产企业多以外销为主,有部分已经开始转战国内市场,但是多数老板已经习惯于利用初级产品产生利润的经营形态。在服务一家漳州企业期间,我发觉该公司长期以来都是将库存冻品贱卖给其他企业进行深加工,产品利润极低。因此依据个人多年的食品研发经验,研发出多款休闲食品,同行业人士甚为赞许,产品在市场上的反响也很好,但是老板本身认为休闲食品的生产费工费时,故而停产。 大黄鱼是宁德特产,但是基于产品只能速冻的特性,产品销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而研发出能够常温保存的产品势在必行。于是,我研发出常温保存的工艺,并充分利用宁德盛产的竹子、芒果将老式产品进行调味、改变卖相,但是最后又因为老板的觉得工艺麻烦而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