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寄奴提取物
【拼音名】  Liú  Jì  Nú
【英文名】Diverse  Wormwood  Herb
【拉丁名】Herba  Artemisiae  Anomalae
【异名】金寄奴(《日华子本草》),乌藤菜(《通志》),六月雪、九里光(《药材资料汇编》),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斑枣子、细白花草、九牛草(《湖南药物志》),苦连婆(《闽东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
生态环境:野生于山坡、树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广西、广东等地。
【采集】于8月开花时,连根拔起,晒干,除去根及泥土,打成捆。
【药材】干燥的带花全草,枝茎长60~90厘米,通常已弯折,直径2~4毫米,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常被白色毛茸,茎质坚而硬,折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中央白色而疏松。叶互生,通常干枯皱缩或脱落,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密被白毛,质脆易破碎或脱落,枝梢带花穗,枯黄色。气芳香,味淡。以叶绿、花穗黄而多、无霉斑及杂质者为佳。
商品刘寄奴,各地所用品种很不一致。唯上述一种与《本草》所载近似,但仅在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使用,习称"南刘寄奴"。另一种"北刘寄奴",系玄参科植物阴行草的带果全草,主产河北、山东、河南、吉林、黑龙江等地。虽与《本草》所载者不同,但亦有较长的使用历史。此外,四川所用的刘寄奴为菊科植物狭叶艾的全草,又名红陈艾、芦蒿。其特征:茎呈红紫色。叶通常3~4深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上部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直立,成穗状圆锥花丛;苞片略被白色细柔毛。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025%,油显黄色。
《雷公炮炙论》:"(刘寄奴)采得后去茎叶,只用实。凡使,先以布拭上薄壳皮令净,拌酒蒸,从巳至申出,暴干用之。"
【性味】苦,温。
①《唐本草》:"味苦,温。"
②《日华子本草》:"无毒。" 
【归经】入心、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
②《本草新编》:"入心、脾、膀胱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症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