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贼提取物
药  材  名: 木贼、锉草、笔头草
中文科名: 木贼
拉丁科名: Equisetaceae
中文属名: 木贼属
拉丁属名: Equisetum
中文种名: 木贼[3]
拉丁种名: Equisetum  hiemale  L.
药用部位: 地上部分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30–100厘米。根状茎粗短,黑褐色,横生地下,节上生黑褐色的根。地睛茎直立,单一或仅于基部分枝,直径6–8毫米,中空,有节,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纵棱沟壑0–30条,粗糙。叶退化成鞘状,包于节上,鞘基和鞘齿形成黑色两圈,鞘片有央有一浅沟。孢子囊穗顶生,紧密,长圆形,顶端有尖头,无柄,长江–12毫米。
分        布: 因施、宜昌、郧阳、襄阳
生        境: 山坡林下、河岸湿地
习        性: 荫生
繁殖方式: 孢子
功        能: 明目、消炎、止血
主        治: 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生翳膜、舌硬出血、预防流行脑膜炎、黄疸肝炎、高血压、肠炎腹泻、尿路结石、小便不利、乳痈、功能性子宫出血、疣子、鸡眼。
【我们忠实于科学,献身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