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自已小时候总是被教育要讲究“朴素”,被教育不能把心思放在打扮上面,于是从小就异常听话的我就一直乖乖的遵循着大人的这些指令,完全是给我什么穿什么,对于穿衣打扮完全毫无想法,更不会去注意保养皮肤什么的,年轻就是资本啊,哪用得着保养什么的,任凭“风吹雨打都不怕”,想怎么晒就怎么晒,雀斑什么的完全更加不在考虑范围内。长大后要找男朋友的时候才发现:妈呀!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啊,没有天生的丽质,又不懂得后天“加工”的劣质“纯天然"完全就是被打脸啊!而且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从来没思考过如何打扮自已的我完全搞不清从哪里下手“捯饬”自已,等到有点开窍时,已经“黄花菜都凉了,孩子都生了!”
然后,我开始对从小被教育的那个理念产生了严重怀疑,这个我从小听到大的名言就是“小孩子不要讲外表,讲外表的孩子学习都不会好的!”这世界任何事情真的都是过犹不及啊,难道这两件事就不能同时进行吗?为什么小时候大人们要这么“一刀切”的教育我们呢?不是说要让孩子打扮的多么的花枝招展,但是起码要让孩子懂得从小学会关注自已的身体,懂得要多运动去保持身材匀称挺拔,不要不负责任的吃成一个小胖墩,懂得在青春期时不含胸驼背,要懂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身体尽可能的长高,要懂得什么样的衣服能让自已看上去更加有精神,让孩子学会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如果孩子懂得注重自已的身材,也就会比较有毅力去参加体育锻炼,多锻炼对孩子能带来的好处就不必说了!还有比如每次买衣服的时候,带上孩子让他们慢慢的学会去挑选适合自已的,让他们明白不是贵的就是好的,也不是穿的稀奇古怪就是有个性,让他们慢慢的形成自已的审美观。这样在他们长大后才不会盲目的跟风,看到流行什么就穿什么,或者一看是***就犯糊涂,不管适不适合都往身上套!
现在这个看脸的世界,不管找男朋友还是找工作,外表虽不是起决定作用,但也免不了有些影响。
外表是给人的第一眼感觉,开口说话和举手投足就是第二感觉了。昨天看到一个不知道真假的新闻说是国内有一些富豪的孩子花钱跟英国贵州学英式礼仪,做为平民的我们学英式礼仪没钱也没必要,我们中国也没有“王妃”这种奇葩的存在。我们只要让孩子懂得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说话有礼貌,不嘲笑别人的缺陷,说话时看着别人的眼睛,在室内不奔跑,坐自动扶梯靠右之类的等等生活小细节,然后在时间的流逝下让这些生活小细节变成孩子的本能就差不多了,所谓气质的第一眼就是外形加细节,深入相处后才是内涵。说到这个,我就想起小欣读幼儿园那会儿,每次和她表哥表姐们出去吃饭,一大群孩子一相遇都会兴奋的在餐厅里疯跑,遇到有楼梯的餐厅,还会踩的人家楼梯砰砰响,结果就是每次整个餐厅的客人都盯着我们看,估计心里都在想:“哪来的一群野孩子”吧,无地自容的我们这些大人每次回家后都会把她们训斥一顿,然后给她们罚站。罚站的时候孩子们都答应的好好的,一出门就又忘记,不过经过我们锲而不舍的努力,后来她们慢慢的就好了,知道在除了家里以后的其他室内都不能奔跑,大声喧哗,后来她们又有了一个小弟弟,又是一个大嗓门,每次她们的弟弟大嗓门一起就会遭到她们集体的“嘘嘘嘘”声,还懂得鄙视她们的弟弟并告诉他这样会很丢脸。
最后就是要让孩子习惯用一些力所能及的善意的小举动给自已加分,在原则性问题上要寸步不让,其他的时候尽可能发出一些善意给别人,不仅不会有大损失,还会增加对方对你的好感和信任,在关键时刻也许会对她要做的事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简单的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个座之类的,再说个好笑的,就是前两天我带小欣去美术馆回来,走了一天我们都很累,小欣说脚很痛,我们好不容易等别人下去找到一个位置坐,却又上来了一大群老人,我看看这阵势就坐不下去,起来让座了,但是真的心疼小欣,就没让她起来,但是几分钟内小欣前面的那个老人时不时的看着小欣,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远远的对小欣招了招手,她马上就明白了,然后跑过来用很疑惑的表情跟我咬耳朵:“妈妈,我也是孩子,为什么也要让座呀?”我哭笑不得的摸摸她的头也跟她咬耳朵道:“没办法,谁让你长的高呢!没人相信你是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呢!呵呵!”我明白,一直被人让座的她一下子还无法转换角色成要给人让座,如果我今天不提醒她,也许她一直无法完成角色转换也说不定,那样的话搞不好哪天就要被人指着鼻子骂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孩子也要学习注意形象,让这些变成她们的本能,让这些小细节培养出她们的气质,为她们自已加分,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适当而为应该不会对学习产生影响!
如果您本人或身边的亲戚朋友想做个人形象设计,学习穿衣打扮、服饰搭配,或想从事相关行业并且当形象顾问老师,欢迎通过QQ或来电了解咨询个人形象设计联系方式:qq2448-506-424王老师电话135-1236-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