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涡流缓速器是近几年才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的缓速器,可以说,它是普通缓速器的一个升华,它的结构也是超越了缓速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涡流缓速器的基本结构。
电涡流缓速器由定子、转子和固定支架组成。定子上有8个高导磁材料的磁极,呈圆周均匀分布。磁极上绕有励磁线圈。圆周相对的2个磁极串联而成一对磁极,相邻2个磁极则N、S极性相间。这样,就形成4对N、S相间的磁极。转子有内、外转盘,二者成刚性整体,用导磁性能良好的铁磁材料制造。装配后,内转盘在定子内侧,外转盘在定子外侧。转子用联接法兰联接在传动轴凸缘上,随轴转动。固定支架用于固定缓速器定子,可以安装在主减速器壳或变速器壳输出轴一侧。转子与定子间有一个很小的空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结构参数,对制动转矩的影响最大。空隙既要满足最隹电磁参数的需要,又要保证转子在规定的偏心误差内能够自由转动。电涡流缓速器在结构上有良好的散热设计。定子通过合理布置磁极,形成尽可能大的外表面积。转子则优化设计了风道和风叶,保证散热气流足够。
信号传感器
信号传感器的主要用途就是采集信号,并以电信号方式传输给驱动控制器。
(1)车速信号传感器安装在缓速器上,感应采集车速变化信号。该信号控制电涡流缓速器系统是否进入制动待命状态。在驱动控制器作用下,当车速> 5km/h时,系统进入制动待命状态。车速在0~5km/h时,系统退出制动待命状态,对司机的制动操作不响应。因为车辆在这样低速或停住时,无需辅助制动,可避免缓速器因司机踩住制动踏板而继续通电,以保护励磁线圈不被烧损。
(2)制动气压传感器采用线性传感器,安装在制动总阀的控制管路上。它传出的信号反映制动气压的线性变化,再由驱动控制器控制缓速器励磁电流随制动气压同向变化。
驱动控制器
驱动控制器包含中央控制模块和励磁线圈的功率驱动模块。它综合处理控制信号、车速信号及制动气压信号后,自动控制和调节励磁电流的大小,实现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转矩随车辆制动强度的需要而变化。
虽然缓速器是电涡流缓速器的基础,但电涡流缓速器超越了缓速器,是在缓速器之上的一个升华,它让缓速器显得更加完善。
详情请见:www.yongy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