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区市财务厅长承压:地皮财务增收空间收窄_深圳建筑税务
财税小知识:
问:税务机关对欠税实行定期公告有何作用?
答: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欠缴税款的情况定期予以公告,这是给税务机关新增加的一项义务。税务机关通过一定的方式公告各纳税人以前的纳税信用情况,一方面可以起到督促欠缴税款的纳税人自觉尽快缴纳欠税,防止新的欠税的发生,保证国家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与纳税人进行交易的第三方,了解纳税人欠税情况提供方便,减少交易第三方的风险。税务机关应当认真履行这项法律义务,不断探索,积极实践,为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而努力。
【31省区市财政厅长承压:土地财政增收空间收窄】 ◎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形势很不乐观。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地方财政收入633万亿,同比增速仅为98%,比金融危机冲击后的2009年同期增速还低1个百分点。部分省份的增速更低,如辽宁省甚至罕见地出现了负增长58%的情况。当地财政厅要求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调度资金,保障重点项目等支出需求。
辽宁省财政厅长是陈广君,他从2008年开始担任辽宁省财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2013年3月扶正。在担任副厅长不久,他还出任辽宁省债务管理办公室主任。
据辽宁省审计厅今年1月份发布的审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辽宁全省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566332亿元,虽然风险总体可控,但风险不容忽视。陈广君面临的任务,不仅要努力保持辽宁省财政收入的稳定,还要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与陈广君一道,在2013年政府换届以后新出任省级财政厅(局)长(以下简称财政厅长)的共有15人,在现任中占比将近50%。
虽然大多数省份财政稳定的挑战都要小于辽宁省,但对于全国31个省市区的财政厅长而言,共同的难题显而易见:财政收入增速在下滑,各种结构性减税措施、民生支出及稳增长的财政支出非但不能压缩,可能还需要加强;财经纪律的约束正在刚性化,融资平台的改革正在进行,地方政府通过各种非正规渠道融资的能力大大缩小;随着房地产市场中长期趋势的下行,土地财政增收的空间也正在收窄。制度层面,审计署也正在对土地财政进行审计,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收支将受到约束。
作为连接中央与地方的省级财政厅长,他们既要回应本省市区面临的财政经济挑战,同时又要服从中央统一部署,推进深层次的财税改革。财政收入增速下滑和改革重任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份难度颇高的考卷。31个省市区的财政厅长是这份考试的主要考生。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财税改革重任需在2020基本完成。
在2013年7月召开的全国财税厅局长座谈会上,财政部长楼继伟强调:承担起艰巨繁重的财政改革发展任务,关键要有一支"讲大局、懂经济、有思路、干实事、勇担当"的财政干部队伍。
那么,31个省份的财政厅长具有怎样的工作经历?他们将如何在重任之下,完成构建中国现代化的财税体系,乃至推进中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任?本文试图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最近三任共93位财政厅长的履历和31个省份的财政及债务等数据进行分析。
专业技术官僚群体
要了解31位省级财政厅长的概况并不容易,虽然他们执掌一个省份的经济总量可能已经不亚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但公开披露的基本简历信息并不充分,诸如籍贯、教育背景等基本信息也不一定完整。
这群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财政厅长,经历了幼年时的饥荒、少年时期的政治运动和成年后的经济改革开放,他们开始参加工作的时间大多数是在文革末期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之中。
相较于比他们更高一级的省部级正职领导,财政厅长显得低调,他们的公职履历中很少具有跨省任职的经历,在离开财政系统后,他们大多数升任副省级干部,但很少担任省级正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后发现,在财政厅厅长的遴选池中,副厅长是厅长的主要来源。在现任31位财政厅长中,在任厅长之前的职位是副厅长的比例达到52%,人数为16人。这一比例还可能低估,因为一些财政厅长并非直接由副厅长转任厅长,而是在担任副厅长之后,转任其他职位,比如地市负责人,再转任厅长。如果加上这类变动,31位财政厅长中担任过副厅长的人数将高达24人,占比达77%。
地方税务局局长是财政厅厅长的第二大来源,占比为16%(5人)。其他来源包括担任本省政府副秘书长、审计局局长、地市领导、金融办主任、林业厅厅长、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财政部司长,其中前三类均为2人,后四
◆其他财税相关新闻:
◆31省区市财政厅长承压:土地财政增收空间收窄
◆房地产税改革正有序推进
◆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凝聚力量
◆营改增或扩至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率统一有望跟进
◆惠农政策再发力 部分农村金融税收优惠延至2016年底
◆国务院副总理领衔国企薪酬改革 方案将面世
◆环境费改税落地进程提速.............详情:http://www.aot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