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特大城市困局 纳税人扮演什么角色?_深圳邦升财税
(中国税务报记者 李钰 通讯员 谢琳娜 )26日,河北省出台意见明确,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为载体,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此前接受采访表示,解决北京的城市病要放在京津冀区域内治理。无论是保定,还是京津冀区域,解决城市病都离不开巨额的财政支出,离不开纳税人的鼎力支持与高度参与。
如果真能有副中心也很好呀,北京现在人口多,车辆多,空气还不好,无论在哪建副中心,只要能将北京的房价降下来,让空气清新就是好主意!谈及最近关于保定要成为首都副中心的传闻,工作在北京的小黄说道。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初步确定将河北省保定市作为副中心的首选地。针对这一传闻,保定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秘书长刘峰回应称,不清楚,没听说这方面消息。
尽管官方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民众却围绕大城市病如何解决、周边城市群如何突围展开了讨论。对于副中心的说法,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认为,建立副中心对于国家而言成本太高了,政府做事也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能贸然行事。
24日,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接受采访时表示,解决北京的城市病要放在京津冀区域内治理,要把非首都核心职能的产业发展,尽可能压缩疏解到周边。
无论是所谓保定副中心的传闻,还是京津冀城市群的说法,在解决北京城市病的过程中,纳税人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巨额投入的支持者
如果能成为首都的副中心,就能给保定带来很多优势和便利。我女儿在北京工作,如果将来能开通北京到保定的轻轨或城际列车,那就太方便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老保定人,老孙在听到这一传闻时有着自己的期盼。
建立卫星城或者副中心,先要有便捷的交通。谈到这一问题时,赵弘首先想到的就是交通,而交通最关键的就是财政问题。由谁主导修建城际铁路或者轻轨,都要协调好谁出钱的问题,是北京出钱,河北出钱,还是中央出钱,需要搞清楚。
修一条城际铁路需要花多少钱?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京津城际铁路全长120公里,总投资215亿元。北京到保定的距离为158公里,如果要修北京到保定的城际铁路,铁路的总投资可能会超过200亿元。
200亿元又是什么概念?2013年,保定市财政收入是315亿元,北京市东城区的财政收入是147亿元。计算下来,修建城际铁路的费用相当于保定市半年多的财政收入或东城区一年多的财政收入。
税收是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也就是说,无论是北京出钱,还是河北出钱,修建城际铁路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
解决问题的参与者
主要是要看机会,如果保定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我还是愿意过去的。在刚刚毕业的小王眼里,工作才是决定自己留在哪里的首要因素。
一个地区或者一座城市取得突破进展,还要依赖于当地企业的发展。交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能为当地带来新的企业。如果仅是交通便利,没有产业,那么这座城市将陷入另一种困局,这一点北京深有体会。
作为北京最早的卫星城,通州区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地铁八通线贯通后,通州区涌入了大量的人口,但由于产业的缺乏,如今通州区作为卫星城的其他功能并不明显。
类似于通州这样的睡城在北京周边还有很多。若想避免出现上班在北京,睡觉在河北的状态,就必须要有一些产业和相关企业到那里安家落户。只有企业落户,人才能真正落户。而企业的落户要远比修建铁路更困难。
伴随部分企业的迁出,什么企业迁出,央企和国企是否会打头阵?迁出后,的核算,税收如何分成?这些都是困扰北京的大问题。赵弘说。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每个城市、每个地区都在竭力招商引资,盼望着有更多的企业落户当地,为当地带来税收和就业,北京也不例外。2013年,北京市地税收入超过了3000亿元,各大企业功不可没。
很少有国企搬到.............详情:http://www.bong4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