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名称】:丹参
【类 别】:根类
【英文名称】:Dan一ShenRoot
【别 名】:血生根、赤参、血参、红根。
【来 源】: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高40~80cm。叶常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7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轮伞花序6至多花,组成顶生或腋生假总状花序,密生腺毛或长柔毛;苞片披针形;花萼紫色,2唇形;花冠蓝紫色,筒内有毛环,上唇镰刀形,下唇短于上唇,3裂,中间裂片最大。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 长 地】:生于山坡草地、林下、溪旁。主产四川、山西、河北、江苏、安徽。
【采 制】: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化学成分】:含丹参酮Ⅰ、ⅡA、ⅡB(tanshinoneⅠ、ⅡA、ⅡB)异丹参酮Ⅰ、ⅡA(isotanshinoneⅠ、ⅡA)、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异隐丹参酮(isocryptotanshin-one)、甲基丹参酮(methyItanshinone)、羟基丹参酮等。
【性 味】: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肝脾肿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