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芦根。 拼音:Lú Gēn。
英文名:Reed Rhizome。
别 名:芦茅根、苇根、芦头、芦柴根、芦菇根、顺江龙、水蓈蔃、芦通、苇子根、芦芽根、甜梗子。
类 别:清热泻火药。
基源:本品为单子叶植物禾本科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肺经、胃经。
功 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主 治: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60~120g);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煎汤洗。
生态环境:生长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
资源分布: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收和储藏:本品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用或晒干。
炮制方法:
鲜芦根
《医宗说约》:捣汁用。现行,取鲜品,除去残茎、膜质状叶片、须根及杂质,洗净泥土,用时切段或捣汁。
芦根
《雷公炮炙论》:采得后去节须并上赤黄了,细锉用。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须根,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鲜芦根埋入湿沙中,防干。
中药药性
甘 ,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药材应用
1.热病烦渴。本品性味甘寒,既能清透肺胃气分实热,又能生津止渴、除烦,故可用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者, 用煎浓汁频饮(《肘后方》)。 常配麦门冬、天花粉等药用;或以其鲜汁配麦冬汁、梨汁、荸荠汁、藕汁服,如五汁饮(《温病条辨》)。
2.胃热呕哕。本品能清胃热而止呕逆,可用鲜品配青竹如、生姜等煎服,如芦根饮子(《千金方》);也可单
3.肺热咳嗽,肺痈吐脓。本品入肺经善清透肺热,用治肺热咳嗽,常配黄芩、浙贝母、瓜蒌等药用。若治风热
咳嗽,可配桑叶、菊花、苦杏仁等药用,如桑菊饮(《温病条辨》)。若治肺痈吐脓,则多配薏苡仁、冬瓜仁等
用,如苇茎汤(《千金方》)。
4.热淋涩痛。本品功能清热利尿,可用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常配白茅根、车前子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