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适应  是指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者态度来适应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压抑了自身的积极因家及潜能,违背个人的心理发展方向,最终环境改造了个人,而个人末发挥自己对环境的能
动作用。有的同学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无奈地进入了不理想的院校,因而对自己的表现失望,感觉到前途渺茫,以至于不思进取,被动地感知环境和应对环境的刺激。这种对环境的消极适
应就压制了自己的潜能、牺牲了个人心理机能和品质,
武汉大学在职研究生http://www.5922study.com/zhaoshengwenda/130.html
      大学生适应的标准
      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大学生心理适应与否,目前尚没有一个客观、完整、统一的定论,也很难从单一的维度去界定。一般来讲,应该从社会适应角度、生活适应角度、经验角度三个方
面来看。
      社会适应的标准  是指以社会常模为主体,以社会适应为目标,在社会常模的基础上衡量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否完善。每个人生活在一定的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之中,他的心理和行为
既是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产物,又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反作用于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达到对环境的改造,使之更适合人们的需要。当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能够适应环境,并能正常地作
用于环境时,他的心理就是正常的;反之,就是不适应社会。
      生活适应的标准  是指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符合社会生活的公共规范和准则,能根据环境条件及变化有效地发挥其心理机能,通过适当的行为适应和改造环境,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
要。这个标准也有一定的相对性,如大学生对环境有一定的畏惧感,对事物毫无兴趣,言语行为减少,呆若木鸡,虽然他遵守社会生活的公共规范和准则,也不能算是适应。
武汉在职研究生http://www.5922study.com/zhuanyejieshao/125.html
      经验的标准  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凭惜专业知识来鉴别对象的心理是否适应生活,这是以一般人对常态的、已有的经验作为出发点和参照点的。这一标推主观性较大,常受测
试者的专业水平、经验和能力的制约,对同一个被测试对象可能会产生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