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12倍安全保障,电梯不会一坠到底
电梯在承载乘客时与汽车等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其伤亡率是最低的。但为什么会有人说电梯会坠落呢?对此根据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电梯滑落是一种自动避险的应急反应,单是牵引轿厢的钢丝绳就有12倍以上的安全系数,还有其他很多安全保护装置,同时失效的可能性趋近于零,所以电梯不可能失控一坠到底。
事实上,电梯安全就是电梯设计和制造的第一要素,为了增加安全系数,通常 乘客电梯都是采用四条以上的钢丝绳,这相当于增加了4倍的安全保障,现时中钢丝绳断裂的情况也非常少见,同时4根钢线绳同时断裂的可能性更是微科其微,因为电梯作为特种设备,每15天就要由保养单位强制保养一次,保养发现电梯钢丝绳公称直径磨损超过7%时,或者其中一条钢丝绳有断股现象时,钢丝绳就必须马上更换。
钢丝绳之外还有很多防坠茖的安全联锁保护装置,如限速器能防止电梯上、下运行时超速,如电梯超速时能自动使电梯停止运行;而限速器加上安全钳能在电梯失控超速时将轿厢锁定在导轨上;还有底坑内缓冲器,能减轻乘客的伤害。所以即使电梯出现了故障停梯,一般都是按照原先的运行速度滑行到就近平层或回到1楼,个别可能有略低于或略高于平层现象。
当人在电梯自动运行的滑行过程中出现的恐慌,都是因为电梯急停后按健失效,在轿厢里非常无助地看着电梯不受控制一直往下滑,由于电梯轿厢是一个密不透光的空间(观光电梯除外),看不到“静止”的参照物,无法直观感觉电梯移动速度,心理紧张致使感觉也出现偏差,以为电梯速度越来越快,导致所谓的电梯 “一坠到底”
电梯温情——“我怕把她弄丢了”
在地铁站准备坐直达电梯出站,大概满员了吧,一对老夫妻退出来等下一趟。一中年男子对老爷爷说:“其实可以先上一个人,在上面等呀。”老爷爷淡淡地笑着说:“怕把她弄丢了。”然后大家就被感动了。
记者追访:博主名叫李画,家住洪山区关山大道。前几天晚上,她下班乘地铁回家,在光谷地铁站,遇见了如此温情的一幕。
“我一般是走楼梯上去,但那天刚加完班,感觉很累,就想坐直达电梯。”李画说。由于人数过多,电梯发出了超载的警示,最靠近电梯门的一对老夫妻主动退到了门外。“两位老人大概六十出头,头发都白了。”李画说。
一名中年男子建议老人先上去一个,在上面等另一个,而老爷爷笑了笑,摆摆手说:“人老了,我怕把她弄丢了。”坚持陪老奶奶一起退出,等下一趟电梯。“我觉得老人这么大年纪了,能说出这种话,真的很让人感动。这就是传说中的相濡以沫呀。”李画羡慕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