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生活起居应该注意什么 冬季饮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冬季运动
一. 生活起居养生
《黄帝内经》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藏纳阳气的季节,也是阴气最盛的季节,最适合阴虚的人养阴,所以冬季养生应从敛阴护阳出发。
1.
首先要尽量早睡晚起。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而迟起可养人体阴气。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可使意志安静,人体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这是冬季保健首先要注意的。
2.
要注意服装、被盖的保暖,尤其要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透过人体的背部侵入,引发疾病。冬天气候较冷,人们应尽量待在温度适中的房间(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里,减少外出次数。
3.
冬天洗澡,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伤风感冒,并诱发呼吸道疾病等。因此应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水温宜在38~42℃,洗澡时间不超过15分钟,还要注意洗澡过程的保暖。冬天易泡澡,可于热水中加入适量生姜、辣椒、肉桂等,促进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有效抵御寒冷。
4.
冬季常搓手,疾病靠边走。冬季搓手,能抵御严寒、加快血液循环、有效预防冻疮。特别是,摩擦双手拇指根处的大鱼际,能有效预防感冒,预防呼吸道疾病。
5.
多泡脚。冬季宜用热水泡脚,可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有效抵御严寒,同时还有益于睡眠。人体足底汇集了人体的6条经脉,66个穴位,所以泡脚后要多做足部按摩,提高人体防病抗病的能力。
二. 饮食养生
冬季饮食应遵循养精、保肾、温补的原则,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
1. 养肾为先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能主骨生髓,养脑益智,生发聪耳。冬季是养肾的最佳时机,所以在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牛肉、鲫鱼、大豆、黑豆、核桃、栗子、桂圆、枸杞、大枣、芝麻、红薯、黑木耳、山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2. 增苦少咸
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3. 补骨健脑
肾主骨生髓,为骨之根本。因此冬天养脑必先补肾,宜选的食物有核桃、栗子、榛子、松子、芝麻、瓜子仁、花生、腰果、蘑菇、羊脑、鱼、蛋黄等。
三. 运动养生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些都说明,冬季坚持体育锻炼,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
1.
耐寒锻炼对人体的心血管、呼吸、消化、运动、内分泌系统都有帮助,从而能减少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感冒、咳嗽、关节炎、肥胖病等的发生。同时耐寒能使人长寿,对于年轻人来说,耐寒还可以锻炼人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尤应提倡。
2.
对中老年人来说,冬季锻炼以室内为主,天气晴好时可到室外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也可跳舞娱乐。但遇到天气不好,如大风、大寒、大雾时则应避免。不宜起得太早作晨练。
3. 冬天当您不愿到室外进行锻炼时,不妨在家里跳跳绳,
跳绳时可以显著改善双脚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双手转动绳子时,还可锻炼肩关节和腕关节。随着跳动的节律,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得到锻炼。
冬季生活起居应该注意什么 冬季饮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冬季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