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属节肢类动物,别名天龙,俗称百足虫、千足虫、金头蜈蚣、百脚等;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祛风镇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小儿惊风、口眼歪斜、抽搐惊厥、破伤风、风癖、肿毒、痉毒等症。现代医学证明对结核杆菌、皮肤真菌、肿瘤、癌症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与蜈蚣配成的中成药达200多种。
蜈蚣成体体长13厘米左右,宽0.5--1.1厘米,脊腹略扁,头部板近圆形,前端突出,头部板和第一背呈金黄色,帮称“金头蜈蚣”。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部,生产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常栖息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的低山地区的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处,或栖息于柴堆、腐木和乱石间隙、瓦砾上或厨房墙角边等阴暗潮湿角落处,昼伏夜出活动,觅食交配,夜间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期。每年清明节后,是蜈蚣的活动旺季,也是人工捕捉、收购的黄金季节。
蜈蚣为杂食性动物,以各种昆虫、动物内脏、瓜果以及菜叶、豆类、树干为原料。
我国是地道的蜈蚣药材产地,是我国最紧缺的中药材,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也还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我国蜈蚣在国际市场享有极高的声誉,每年都有大批出口,且供不应求,是我国重要出口产品的佼佼者。早在明清时期,在浙江就有“种蜈蚣以为田”之说
专业蜈蚣养殖基地/蜈蚣养殖基地/蜈蚣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