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名称】:菊三七
【类 别】:根类
【英文名称】:Gynura Root
【别 名】:红背三七、土三七、破血丹。
【来 源】:为菊科植物三七草Gynura segetum (Lour.)Merr. 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5m。茎直立,带肉质,有细纵棱。基生叶簇生,匙形,全缘或有锯齿或羽状分裂,下面带紫绿色;茎生叶互生,长椭圆形,长10~25cm,宽5~10cm,羽状分裂,裂片卵形至披针形,边缘浅裂或有疏锯齿,叶柄基部有假托叶l 对。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总苞圆柱形,苞片2层,外层丝状;筒状花金黄色,两性。瘦果狭圆柱形,褐色,有棱,冠毛多数。花期9~10月。
【生 长 地】:生于阴湿肥沃处;或有栽培。产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湖南。
【采 制】:秋季挖块根,栽培的于第2年采挖,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含菊三七碱甲〔)、菊三七碱乙
【性 味】:性温,味甘、苦。
【功能主治】:破血散瘀,止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吐血、产后血气痛。
【附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