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性格就会变得叛逆起来,这个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关键,如果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得当,很容易让孩子出现性格缺陷,养成不好的习惯。那么孩子叛逆怎么办呢?
一、不要过激地对待孩子的叛逆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容易做出一些与父母意愿相逆的事情。父母在面对孩子这些叛逆行为时,千万不要进行打骂、讽刺、挖苦等过激的教育,这样会严重地制约孩子寻求独立的自尊心,也会激起孩子更强的逆反心理。
小月现在上初二了,是住校生。班上的很多女同学都开始打耳洞戴耳钉,小月也跟着大家打了耳洞,而且一只耳朵上面就打了三个,总共有六个耳洞。放假回到家,她跟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便说:“两个就够了,这么多你不嫌多啊。”小月便说妈妈老土,妈妈无语。看着孩子红红的耳朵,妈妈感到女儿现在是越来越难管了。
如果父母用极端的方式对待孩子的这种逆反行为,不仅不会让孩子明白自己行为的不妥,而且使亲子关系变得疏远。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过激行为时,要学会理智、冷静地处理。父母的过激行为,只会让孩子更加受刺激,从而使叛逆加剧。
二、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孩子的这个特殊时期非常重要,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建立,但也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时期。因为这是一个放弃和建立同时进行的时期,无论哪一样,对孩子都是很严重、很大的人生课题。
这个时候,孩子要从心理上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要学会对人、对事做客观的观察,在处世上学会冷静、妥善,对自己知识、才能和技艺的学习,也不能放松。只有当孩子能够独自做到这些时,父母才是培养出了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质,帮孩子顺利地度过“叛逆期”。
三、教会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
孩子在这个时期容易陷入一种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误区,很难作出一个理性和客观的评价。在寻求独立的过程中,取得了成功和进步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比父母和老师的思想还要先进,自己的能力也是很强的,对自己的感觉很好。但一旦面临失败和挫折,孩子又容易陷于消极和自责之中。所以,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对自己评价过低、过高的苗头,及时地予以指引,让孩子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
四、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此时父母一定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青春期教育,要让孩子正确地了解性知识,知道自己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有哪些正常的变化,引导孩子拥有健康向上的生活观。
如果父母不注意这一点,让孩子从其他渠道去了解,或者根本就不了解,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
小红现在快12岁了。妈妈看着孩子个子在不断地长高,身体也有了很多的变化,就选择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将一些生理卫生知识告诉了她。
妈妈告诉她月经是怎么回事,要是出现了该怎么办,注意不要碰凉水吃冷饮等,还有一些其他关于性的知识,让孩子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成长,乐于接受自己向成人的转变。
孩子对自己身体的了解也是对自我了解的一部分,这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照顾自己,也能够用更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五、让孩子加强和同龄人之间的交流
父母平时要鼓励孩子多与自己的同龄人交往。在与自己同龄人的交往中,孩子可以互相分担自己的困扰,也可以得到一种集体归属感,得到同伴的启迪、疏导和帮助,而不必自己独自来面对青春期的困惑。
这个时候是孩子最不合拍的时期,会出现很多的混乱,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差。多让孩子和同龄人交流,会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问题也是别人同样面对的问题,从而减少心理上的压力。
更多解决孩子叛逆怎么办等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请立即进入网站:http://www.fumubi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