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供应]办理CMA计量认证需要多少费用时间
- 产品产地:江苏南京
- 产品品牌:南京邦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包装规格:CMA/CNAS
- 产品数量:0
- 计量单位:
- 产品单价:0
- 更新日期:2021-10-16 23:42:26
- 有效期至:2022-10-16
-

-
- 收藏此信息
办理CMA计量认证需要多少费用时间
详细信息
办理CMA计量认证需要多少费用时间
快速申请办理CNAS认证、CMA认证,计量认证,不成功,全额退款,全国代办。
南京邦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代理实验室CNAS/CMA认证的咨询服务公司,我们不是全能型的咨询机构,我们只做我们所擅长的,我们致力于把我们所擅长的项目做到最专业,让我们客户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通过CMA/CNAS认证项目的评审,快速获得CMA/CNAS认证证书,100%的保证能够帮您把CNAS/CMA实验室认证办下来,不成功,全额退款。
以下内容是行业相关标准的节选,内容与标题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具体CNAS/CMA实验室办理步骤,CNAS/CMA认证办理费用,CNAS/CMA认证办理条件,欢迎您来电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1目的
   分析已产生不合格工作的原因或在管理体系、技术操作中出现偏离的原因,消除并防止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中心所出现的不合格检测工作或在管理体系、技术操作中出现的偏离采取纠正措施的控制。
3职责
   中心主任负责制定纠正措施实施计划和负责实施结果的监控;
   质量负责人负责问题原因的分析和调查;
   质量、技术负责人分别负责质量、技术方面纠正措施的实施。
各岗位检测人员负责本岗位范围内一般问题的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的选择和实施。
4程序
4.1纠正措施的选择和实施
4.1.1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要根据原因分析的结果,选择和制定纠正措施实施计划,在制定计划时应考虑:
a.
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风险大小;
b.
对体系其他要素或其他岗位的影响;
c.
采取措施所需要的资源和时间;
d.
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并防止同类问题
的再次发生。
e.  
如何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f.  
如何确定进行附加审核的必要性;
g.  
对于有效的纠正措施的实施要立即执行并修改管理体系文件。
4.1.2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根据纠正措施实施计划负责职责范围内的纠正措施的实施,并填写《纠正措施报告》。
4.2纠正措施的监控和验证
4.2.1在采取纠正措施的过程中,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要对纠正措施的结果进行监控,以保证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4.2.2在纠正措施完成后的一个月内,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要组织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
4.2.3如果经验证后认为纠正措施无效,需再次采取纠正措施。
4.2.4对经验证认为有效的纠正措施,如需对管理体系文件和技术操作文件进行修改时,质量负责人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修改。
4.3记录
纠正措施的实施者负责每次纠正措施实施过程中的有关记录的填写和整理,档案管理员负责记录的归档。
4.4纠正措施实施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监控;
4.4.1质量负责人要根据原因分析的结果,制定纠正措施实施计划,对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有效性。
4.4.2中心质量/技术负责人在自己所辖区域内组织纠正措施的实施。
5相关文件
[1]
HGCEC.B-016《内部审核程序》
[2]
HGCEC.B-011 《不合格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3]HGCEC.D-031 
《纠正措施报告》
1. 
目的
使管理体系能持续有效的运行.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为了为使管理体系能持续有效的运行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
3.职责
2.1技术负责人负责操作程序评审活动和各项数据分析活动确定该项工作是否存在潜在不合格原因。
2.2质量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潜在的不合格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实施计划的制定,并负责所有预防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价。
2.3各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范围内数据分析及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实施计划的实施。
3.程序
3.1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有关人员熟悉理解并贯彻实施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3.2预防措施的实施
质量负责人组织人员分析潜在的不合格原因并按分析结果制定《预防措施实施计划》,
各岗位检测人员根据《预防措施实施计划》,负责预防措施的实施,填写《预防措施报告》。
3.3审核结果和数据分析
   技术负责人负责在实施管理体系过程中,对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审核,并将分析结果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体系。
3.4纠正措施的实施
   中心主任组织人员制定纠正措施实施计划和负责实施结果的监控;
   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对问题原因的进行分析和调查
并采取措施,保证体系能完整有效的运行。
3.4记录
本程序各项活动所产生的记录、报告由档案管理员存档妥善保管。
4.有关质量记录
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及时清除产生不合格的任何潜在因素,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出现不合格的可能性和利用改进的机会。
   本程序适用于为了消除潜在的不合格原因,减少不合格出现的可能性所采用的预防措施。
2.职责
2.1操作程序评审活动和各项数据分析活动责任人负责确定该项工作是否存在潜在不合格原因。
2.2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潜在的不合格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实施计划的制定,并负责所有预防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价。
2.3各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范围内预防措施实施计划的实施。
3.程序
3.1预防措施实施计划的制定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有关人员根据潜在的不合格原因的分析结果制定《预防措施实施计划》,计划要考虑到:
a.
潜在不合格原因的严重程度;
b.
对体系和其他要素或相关岗位的影响;
c.
采取措施所需要的资源和时间;
d.
选择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合格的潜在因素的措施;
e.
负责实施的责任人员和岗位;
f.
如何控制预防措施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