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邦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主营:CNAS认证,CMA认证
您现在的位置: 商务服务 > 认证服务 > 其他认证服务 > 南京邦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办理申请CMA/CNAS认证的流程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江苏南京
  • 产品品牌:南京邦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包装规格:CNAS/CMA
  • 产品数量:0
  • 计量单位:
  • 产品单价:0
  • 更新日期:2021-10-16 23:45:30
  • 有效期至:2022-10-16
  • 收藏此信息
办理申请CMA/CNAS认证的流程 详细信息

办理申请CMA/CNAS认证的流程

快速申请办理CNAS实验室认证、CMA认证,全国代办,不成功,全额退款。——-138——-0904——-0103(V信同号

南京邦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代理实验室CNAS/CMA认证的咨询服务公司,我们不是全能型的咨询机构,我们只做我们所擅长的,我们致力于把我们所擅长的项目做到最专业,让我们客户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通过CMA/CNAS认证项目的评审,快速获得CMA/CNAS认证证书,100%的保证能够帮您把CNAS/CMA实验室认证办下来,不成功,全额退款

以下内容是行业相关标准的节选,内容与标题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具体CNAS/CMA实验室办理步骤,CNAS/CMA认证办理费用,CNAS/CMA认证办理条件,欢迎您来电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1.目的

保证样品的标识、接收、保存、处置、清理等符合要求,以维护检测中心及客户的利益。 

2.范围

 适用在检测中心内部完成的样品管理。 

3.职责

3.1检测对样品的标识和验收由综合组样品管理员负责。

3.2现场检测对样品的标识和验收由检测人员负责。 

4.定义

开案样品:客户委托测试样品,须提供正式报告与证书的样品。

 5.工作程序

5.1检测接收开案样品时,客户应填写《试验委托单》,综合组样品管理员应及时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并标识,以保证任何时候对样品的识别不发生混淆,填写《样品登记表》;一直跟踪到整个检测工作结束。

5.1.1样品合格状态的标识

5.1.1.1当检测样品不合格时,需在样品标识上注明,并同时在检测原始记录中记录。

5.1.1.2当检验样品符合标准时,要在合格样品上进行相应标识。

5.1.2样品检验状态标识,分为“未检”、“在检”、“检毕”、“留样”四种,由综合组样品管理员和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进行标识。在样品室中和检测过程中可采用“未检区”、“已检区”和“留样区”等区域进行标识。

5.1.3合格样品与不合格样品应分开存放或保证不混淆,检测过程中的周转样品应有可区别的标示或区域,避免混淆。

5.2接收样品时必须记录与检测方法中的描述不符的情况,或对正常及规定的偏离,当物品不符合检测要求时应在接到样品时与客户商谈明确,并书面记录与客户讨论的情况并由客户认签,填写《样品异常处理单》并通知客户处理。偏离的样品须在样品标识签中的“检测结果”栏注明“异常”,并放置于留样室中的“异常样品区”。

5.3样品在检测室内外运输、检测过程中,要保护好样品,当检测完成并通知客户检测结果后由综合组样品管理员对样品进行处理,填写《样品处理确认单》联系客户进行处理。

5.4留样样品由综合组样品管理员填写《留样样品登记表》,到期须处理的留样样品由综合组样品管理员对样品进行处理,填写《样品处理确认单》联系客户进行处理。

5.5接收样品时,如有异常或对检测方法中所述正常条件的偏离,需记录在原始记录中;如果对样品的检测有任何疑问、样品与提供的说明不符、对要求的检测规定不完全,检测人员应在工作开始之前询问委托方,要求进一步给予说明。检查人员须填写《样品异常处理单》,异常样品须在样品签中的“检测结果”栏注明“异常”,并放置于留样室中的“异常样品区”。

5.6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应及时填写检测报告(见《检测报告管理程序》),检测报告需由委托方签收,如以其它方式发送应注明其方式。

5.7样品的保密与安全

5.7.1按与客户签订的协议或有关规定进行样品的检测、贮存与处置。

5.7.2对客户的样品、附件及有关信息保密,留样期内的样品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他用。

5.7.3与检测无关的其他人员均不得查看样品。

5.7.4对要求担保样品,应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做出相应的安排,包括样品接收、流转、

贮存、处置及附件资料的管理,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保护样品的完好性和机密性。

5.8样品管理的详细要求详见《样品管理规定》。

采用抽查、比对、重复检测的方法监控检测结果数据有效性,保证检测工作质量,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

 2.范围

  适用于检测中心日常检测、抽检、重复检测和实验室间比对。

 3.职责

3.1 检测组:负责制定本部门年度质量监控计划。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检查监控计划实施情况。

3.3技术监督员:负责检测工作抽检。

3.4技术负责人:定期对监控计划进行评审。

 4.定义

 无

 5.工作程序

5.1质量监控计划应包括内部质量监控和外部质量监控两个部分。

5.1.1检测中心在制定内部质量监控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a.检测业务量

b.校准结果的用途

c.检测方法本身的稳定性和复杂性

d.对技术人员经验的依赖程度

e.参加外部比对(包含能力验证)的频次与结果

f.人员的能力和经验、人员数量及变动情况

g.新采用的方法或变更的方法

5.1.2外部质量监控计划不仅包括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中要求的参加的能力验证

参加计划,适当时,还应包括实验室间比对计划。

5.1.3检测中心在制定外部质量监控计划除应考虑上述5.1.1中的因素外,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