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邦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主营:CNAS认证,CMA认证
您现在的位置: 商务服务 > 认证服务 > 其他认证服务 > 南京邦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CNAS17025认证申请办理条件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江苏南京
  • 产品品牌:南京邦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包装规格:cnas
  • 产品数量:0
  • 计量单位:
  • 产品单价:0
  • 更新日期:2021-10-16 23:43:27
  • 有效期至:2022-10-16
  • 收藏此信息
CNAS17025认证申请办理条件 详细信息

办理CNAS实验室认可、CMA资质认定、CMA计量认证,轻松快捷拿证,全国代理、不成功、全额退款。

南京邦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从事CNAS/CMA实验室认证、计量认证资质申请的咨询企业,我们只做我们专业的,抱着最终为客户办实事的态度,只要南京邦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接了您的这个项目就100%的保证能够帮您把实验室认证办下来,不成功,全额退款。————138——-0904——-0103——-(V信同号)

我们不是全能型的咨询服务机构,我们只做我们擅长的,我们只专注CNAS、CMA认证。

以下内容是相关行业标准的节选,内容与标题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具体CNAS/CMA实验室认证办理步骤,办CNAS/CMA实验室费用,办CNAS/CMA实验室要求,欢迎您来电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以下内容是行业相关标准的节选,内容与标题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只是为了利于搜索引擎的收录。

本准则规定了能力验证提供者所需能力和建立、运作能力验证计划的通用要求。 这些要求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能力验证计划,并可作为某个特殊应用领域特定技术要求 的基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引用文件对本准则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对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只采用所 引用的版本;对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采用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 GB/T27000-2006,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ISO/IEC17000:2004,IDT)

术语和定义 GB/T27000-2006、ISO/IECGuide99:2007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准则,此 外,本准则还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指定值as对能力验证物品的特定性质赋予的值。 注:在某些定性或半定量计划中,能力验证物品的特性不是以量值来表示。 3.2协调者tor 负责组织和管理能力验证计划运作中所有活动的一人或多人。 3.3客户cr 通过合同性协议获得能力验证计划的组织或个人。 3.4实验室间比对inn 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 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3.5离群值outlier 一组数据中被认为与该组其他数据不一致的观测值。 注:离群值可能来源于不同的总体,或由于不正确的记录或其他粗大误差的结果。 3.6参加者participant 接受能力验证物品并提交结果以供能力验证提供者评价的实验室、组织或个人。 注:在某些情况下,参加者可以是检验机构。

3.7能力验证pring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 注1:在本准则中,术语“能力验证”具有极为广泛的含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类型: a)定量计划quanme 该类计划是确定能力验证物品的一个或多个被测量的量。 b)定性计划qme 该类计划是对能力验证物品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鉴别或描述。 c)顺序计划seqme 该类计划是将检测或测量的一个或多个能力验证物品按顺序分发,并按期返 回能力验证提供者。 d)同步计划sieme 该类计划中,分发能力验证物品,在规定期限内同时进行检测或测量。 e)单次计划siise 该类计划中,为单个需求提供能力验证物品。 f)连续计划ce 该类计划中,按规定间隔提供能力验证物品。 g)抽样sampling 该类计划中,为后续的分析抽取样品。 h)数据转换和解释d该类计划中,提供成组的数据或其他信息,要求对信息进行处理以给出解释 (或其他结论)。 注2:在医学领域的某些能力验证提供者,利用术语“外部质量评价(EQA)”表 示其能力验证计划和/或更广义的计划(见附录A)。但本准则中的要求只适用于符 合能力验证定义的EQA活动。 3.8能力验证物品prem 用于能力验证的样品、产品、人工制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设备部件、测量标 准、数据组或其他信息。 3.9能力验证提供者prer 对能力验证计划建立和运作中所有任务承担责任的组织。 3.10能力验证轮次pcyted 向参加者发放能力验证物品、评价和报告结果的单个完整流程。 3.11能力验证计划gscheme 在检测、测量、校准或检验的某个特定领域,设计和运作的一轮或多轮能力验证。 注:一项能力验证计划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特定类型的检测、校准或检验

对给定概率模型假定条件的微小偏离不敏感的统计方法。 3.13能力评定标准差sfort 基于可获得的信息,评价能力验证结果所用的分散性度量。 注1:标准差只适用于比例尺度和定距尺度的结果。 注2:并非所有的能力验证计划都根据结果的分散性进行评价。 3.14分包方subcontractor 能力验证提供者所用的,从事本准则中规定活动并影响能力验证计划质量的组织 或个人。 注:术语“分包方”包括许多能力验证提供者所称的合作方。 3.15计量溯源性metrologicaltraceability 通过一条形成文件的、具有规定测量不确定度及不间断的校准链,使测量结果与 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注1:对于该定义,参考标准可以是通过实际复现的某个测量单位的定义,或是 包括非序量测量单位的一个测量程序,或是一个测量标准; 注2:计量溯源性要求建立校准等级图; 注3:参考标准的技术要求中必须包括利用参考标准建立校准等级图的时间、以 及有关该参考标准的其他计量信息,例如,在校准等级图中首次进行校准的时间; 注4:对于测量模型中含有一个以上输入量的测量,其每个输入量值在计量上应 能溯源,相关的校准等级图可以形成支岔结构或网络状。每个输入量值在建立计量溯 源中的工作量,应与该量值对测量结果的贡献相对应; 注5: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不能保证测量的不确定度适用于某个特定的目的, 或不存在差错; 注6:如果将比对用于核查,则两个测量标准之间的比对可以视为校准,必要时, 可对测量标准之一的量值和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修正; 注7:ILAC认为,确认计量溯源性的要素有:与国际测量标准或国家测量标准相 联系的一条不间断的计量溯源链;形成文件的测量不确定度;形成文件的测量程序; 认可的技术能力;对SI的计量溯源性;以及校准的间隔(见ILACP-10:2002); 注8:简称的术语“溯源性”,既可表示“计量溯源性”,有时也可表示其他概 念,诸如“样品溯源性”、“文件溯源性”、“材料溯源性”,这些都代表了一件物 品的历史(溯源)。所以,如有产生混淆的风险时,最好采用术语的全称“计量溯源 性”。

6测量不确定度m不确定度uncey 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的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注1:测量不确定度包括源自系统影响的不确定度分量,诸如与修正值和测量标 准指定量值相伴随的不确定度分量,以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并不修正估计的系 统影响,取而代之是将系统影响与伴随的测量不确定度结合在一起; 

注2:参数可以是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差(或其特定的倍数),或是具 有规定包含因子概率的半宽区间; 注3:测量不确定度通常包含多个分量,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系列测量的量值的 统计分布,采用A类不确定度评定进行评估,并用标准差表征。其他一些分量则采用 B类不确定度评定,由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评估,也可用标准差 表征; 注4:通常,对于给出的一组信息,测量不确定度应伴随被测量所宣称的量值, 该值的改变也会造成与其相伴的不确定度的改变。

能力验证计划的建立和运作应由具有能力实施实验室间比对,并能获得特定类型 能力验证物品的专业技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承担。能力验证提供者或其分包方还应具 备对于待测特性的测量能力。 

注:符合GB/T27025或GB/T22576可证明能力验证提供者实验室的能力,或承 担能力验证计划相关检测或测量工作的分包方实验室的能力。符合GB/T15000.7可 证明提供能力验证物品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的能力。 4.2人员 4.2.1能力验证提供者应有管理和技术人员,他们具有履行其职责所需权限、资源和 技术能力。 

4.2.2能力验证提供者管理层应规定组织中关键岗位所需资格和经验的最低要求,并 确保人员满足要求。 4.2.3能力验证提供者应使用长期雇用人员或签约人员。在使用签约人员及其他的技 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能力验证提供者应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且受到监督,并 按照能力验证提供者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注:对用于某专项工作的或作为顾问组或指导小组(见4.4.1.4)成员的技术专 家,通过诸如小组职责范围描述或其它方式签有正式协议,可视为满足本要求。 4.2.4能力验证提供者应授权专门人员从事如下工作: a)选择适当的能力验证物品; b)策划能力验证计划; c)进行特定类型的抽样;

d)操作特定的仪器设备; e)进行测量以确定能力验证物品被测量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指定值及其不确定 度; f)制备、处置并分发能力验证物品; g)操作数据处理系统; h)进行统计分析; i)评价能力验证参加者的能力; j)提供意见和解释; k)批准发布能力验证报告。 4.2.5能力验证提供者应保留所有技术人员(包括签约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教 育和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经验的最新记录,这些信息要易于获取,并应包括其承 担相应工作的能力评价和确认日期。 4.2.6能力验证提供者应为运作能力验证计划的每个人员制定教育、培训和技能的目 标。能力验证提供者应有确定培训需求和提供人员培训的政策和程序。培训计划应与 能力验证提供者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 注:建议考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