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翰林学士石中立撰文,翰林院待治御书院祗侯李孝章书并篆额。碑文详述了建筑会圣宫的由来和经过,描绘了会圣宫的地理位置、建筑的宏伟、壮观和“奉安圣容”礼仪的隆重,以及“士庶朝谒”的盛况。
龙虎殿后门,但见石栏蹬道两旁对称耸立着两座赑屃(bìxì)驮御碑亭,坐落在亭台之上,为明永乐年间敕建,1998年10月修复如初。亭为重檐歇山顶式屋顶,红墙翠瓦,四方各开拱门一孔,亭内置赑屃驮御碑。碑文分别为明成祖《下大岳太和山道士》、《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与玉虚宫碑文同)。 赑屃的形态与玉虚宫一样。赑屃驮御碑亭俗称“龟驮碑”。净乐宫、玉虚宫、五龙宫、南岩宫、紫霄宫总共有赑屃驮御碑12座,体型之大,造型之美,世所稀有。碑文记载明成祖大建武当及明世宗重修武当等情况。
位于偃师市山化乡寺沟村凤凰山上。宋景佑元年(1034年)九月十三日立。该碑系中原第一巨碑,碑螭首,龟趺通高9.2米,碑帽高2.90米,宽2.22米,厚0.72米。两侧浮雕舞龙四条,龙尾盘向顶端,龙首伸向四角,正面偏下有圭形题额,阴刻篆书“新修西京永安县会圣宫铭”十一个大字。碑身高4.90米,宽2.19米,厚0.55米,四周饰以线刻龙形和流云纹,两侧浮雕云鹤图案。碑文36行,行84字。下设贔屃座。由翰林学士石中立撰文,翰林院待治御书院祗侯李孝章书并篆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