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原因 中学生第二性特征刚刚形成,生理变化引起了性心理的微妙变化。渴望爱一个人或被爱。在这种心理变化过程中,早恋的行为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异性相吸是人类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活动。高中年龄段的孩子生理发育已经成熟或接近成熟,自我控制的意志相对较薄弱,容易陷入早恋的感情漩涡而不能自拔,甚至有人会出现性过错,所以青年初期是比较危险的年龄。(问题少年教育学校) (二)社会原因 1、文艺作品的负面影响,促使青年初期学生早恋意识的发展—揠苗助长 近年来,有些文艺作品大肆描写爱情;一些黄色文艺作品也流向了社会,还有一些所谓的文化如性文化展览,不分场合,不分对象。这对中学生负面影响极大,诱发中学生早恋。 2、家长和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很多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因早恋耽误了学习或发生过错:生硬粗暴,对男女生交往表现得草木皆兵,对孩子与异性的交往盘根问底、处处限制,甚至偷听电话、偷看日记、偷看信件等侵犯孩子隐私的行为也经常发生。大多数教师对男女生的交往经常表示出怀疑态度,对男女生交往采取的是严格限制政策,甚至对刚刚产生的早恋现象采取了公开批评和处分等不恰当的做法。这些都严重伤害了孩子的情感。 本来男女生是正常交往,面对突然来自于家庭和学校等权威方面的压抑和限制,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被限制的双方可能会立即增加接触的次数,甚至使双方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变化,结果被推向了早恋,有的甚至离家出走,被坏人利用。(问题少年教育学校) 3、社会教育意识的误导。近年来,社会舆论积极关注学校教育,一些社会也机构开始参与教育,许多全新的教育意识不断地提出来,这对于我们学校教育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但是,有一些教育意识﹑手段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特别是农村的教育实际。报纸上登载,某地成立了青少年救助中心,为意外怀孕的少女提供帮助。从其出发点来说是好的。一些社会机构免费发放避孕套,这在无形中诱发中学生的早恋和性行为。可是我们学校对这种负面影响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 4.社会利益机构的影响。一些机构、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却不顾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一些制药企业,在宣传产品时,使用的语言极端露骨,极具诱惑性。一些医疗机构﹑一些服务行业推出的所谓“特别服务”,明显违背社会道德。我们青少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身心发展有什么好处?值得所有人深思。 山东科技防卫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