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压试验过程中不得带压紧固螺栓或者向受压元件施加外力;
(2)耐压试验过程中,不得进行与试验无关的工作,无关人员不得在试验现场停留;
(3)压力容器进行耐压试验时,监检人员应当到现场进行监督检验;
(4)耐压试验后,由于焊接接头或者接管泄漏而进行返修的,或者返修深度大于1/2厚度的压力容器,应当重新进行耐压试验。
4.7.6  液压试验
4.7.6.1  液压试验要求
压力容器液压试验的要求如下:
(1)凡在试验时,不会导致发生危险的液体,在低于其沸点的温度下,都可用作液压试验介质。当采用可燃性液体进行液压试验时,试验温度应当低于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试验场地附近不得有火源,并且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
(2)以水为介质进行液压试验,其所用的水应当是洁净的。不同材料制压力容器对水中氯离子含量的限制,按引用标准的规定和图样要求。试验合格后,应当立即将水渍去除干净。
(3)压力容器中应当充满液体,滞留在压力容器内的气体应当排净。压力容器外表面应当保持干燥,当压力容器器壁金属温度与液体温度接近时,才能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漏后继续升压到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足够时间,然后,降至设计压力,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当保持不变。
(4)液压试验时,试验温度(容器器壁金属温度)应当比容器器壁金属无延性转变温度高30℃,或者按引用标准的规定执行。如果由于板厚等因素造成材料无延性转变温度升高,则需相应提高试验温度。
(5)换热压力容器液压试验程序按引用标准的规定执行。
(6)新制造的压力容器液压试验完毕后,应当用压缩空气将其内部吹干。
   
4.7.6.2液压试验合格判定标准
        进行液压试验的压力容器,符合下列条件为合格:
(1)无渗漏。
(2)无可见的变形。
(3)试验过程中无异常的响声。
4.7.7气压试验
4.7.7.1气压试验的要求:
        设计规定用气压试验时或制造单位因某种原因以气压代替液压试验时(应经设计部门批准),均应编制专门的气压试验方案,并经企业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具有明确可行的安全措施、设置安全警示区域,专人监控现场监督。
        铸铁压力容器不应作气压试验
(1)由于结构或者支承原因,不能向压力容器内充灌液体,以及运行条件不允许残留试验液体的压力容器,可按设计图样规定采用气压试验。
(2)试验所用气体应当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者其他惰性气体。
(3)气压试验时,试验温度(容器器壁金属温度)应当比容器器壁金属无延性转变温度高30℃,或者按引用标准的规定执行。如果由于板厚等因素造成材料无延性转变温度升高,则需相应提高试验温度。
(4)气压试验时,试验单位的安全部门应当进行现场监督。
(5)应当先缓慢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保压足够时间,并且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检查。如无泄漏可继续升压到规定试验压力的50%。如无异常现象,其后按规定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直到试验压力,保压足够时间。然后降至设计压力,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当保持不变。
4.7.7.2  气压试验合格要求
            检验人员应全过程监督并旁站检验。
        压力容器气压试验过程无异常响声,气压试验过程中,经过肥皂液或者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漏气,各节点无泄漏,容器整部或局部无变形。
4.7.8  气—液压组合压力试验
因容器的组成结构原因无法充满液体时,采用气、液组合耐压试验:
1)承重等原因无法注满液体的压力容器,可根据承重能力先注入部分液体,然后进行气液组合压力试验。
2)试验用液体、气体应当分别符合本规程4.7.6.1(1)(2)和4.7.7.1(2)的有关要求。
3)气液组合压力试验时试验温度、试验的升降压要求、安全防护要求以及试验的合格标准按本规程4.7.7的有关规定执行。
4)工艺步骤:
                    先注液体,然后进行气体充注,再试压。
5)安全保护:
要关注试验温度——低温脆变(无延性转变温度);
满足升压降压要求——按气压试验程序;
明确安全保护;
环境警示、关注声响,安全附件装配齐全;
严禁带压紧固、专项技术措施审批。
4.8 泄 漏 试 验
        1)基本条件:
    容器介质条件符合下列之一者应进行泄漏试验:
① 极度危害介质;
② 高度危害介质;
③ 易燃介质;
④ 不允许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
⑤ 设计另有要求的需进行泄漏性试验。
        2)试验方法以试验用介质不同划分:
①气密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