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的修理与调校应保证修复后动作灵敏可靠,并按压力容器的实际使用状况确定其起始动作参。
5、压力容器检修质量要求:
5.1、检修后的压力容器应达到完好设备标准。
5.2、检修后的压力容器表面无裂纹、鼓包、凹陷、变形和过烧等现象。
5.3、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夹渣等缺陷,并不得保留有熔渣和飞溅物。
5.4、焊缝表面应圆滑过渡至母材,角焊缝焊脚尺寸应符合图样或相应标准规定。
5.5、母材焊补的修补部位,必须磨平,焊接缺陷清除后的修补长度应满足要求。
6、压力容器修理的注意事项:
6.1、通用注意事项:
6.1.1、压力容器焊接时不宜采用十字形焊缝,相邻的两筒节之间的纵缝和封头拼接焊缝与相邻筒节的纵缝应错开,其焊缝中心线之间的外圆弧长一般应大于筒体厚度的三倍,且不小于100mm。
6.1.2、对容器挖补修理时应尽量挖设圆形孔或椭圆形孔,不允许挖成方形孔。
6.1.3、不允许进行强力组装。
6.1.4、同一部位(指焊补的填充金属重叠的部位)焊缝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超过2次以上的返修,应经施工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6.1.5、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不得进行任何修理。对于特殊的生产工艺过程,需要带温带压紧固螺栓时;或出现紧急泄漏需进行带压堵漏时,使用单位必须按设计规定制定有效的操作要求和防护措施,作为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并持证操作,并经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在实际操作时,使用单位安全部门应派人进行现场监
6.2、不锈钢容器修理的注意事项:
6.2.1、不锈钢压力容器修理时,由施工单位按照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据此编制焊接工艺,
6.2.2、修理不锈钢压力容器时,应避免尖锐、硬性物质擦划伤不锈钢表面,如进行容器内工作,应采取铺设衬垫等保护措施。
6.2.3、不锈钢板应应采用等离子切割或机械加工下料,当利用机械加工下料时,机床要清理干净。不允许使用碳弧气刨下料。不锈钢卷圆时,卷板机应用无铁离子的材料覆盖轧辊表面。
6.2.4、更换或挖补壳体的修理过程中临时所需的楔铁、垫板等与壳体表面接触的用具应选用与壳体相适应的不锈钢材料。
6.2.5、修理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不锈钢压力容器,在焊接时应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规范,严格控制焊道层间温度,焊道清根时,应将渗碳层打磨干净。返修部位仍需保证原有要求。
6.2.6、不锈钢压力容器修理前应用丙酮或酒精将接头处的油污抢救无效杂物清洗干净,采用等离子切割破口,应打磨至金属光泽,焊接时不允许在不锈钢非施焊表面直接引弧,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时,在接头二侧应有100mm范围的防飞溅层,以便清除飞溅物。
6.2.7、修理后的不锈钢压力容器要进行酸洗钝化,一般酸洗钝化以浸渍法为主,也可以采用湿拖法或膏剂涂抹法进行。
6.2.8、酸洗后的不锈钢表面不得有明显的腐蚀痕迹,不得有颜色不均匀的斑纹,焊接及热加工表面不得有氧化色。酸洗后必须用水冲洗干净,不允许残留酸洗液。钝化后的不锈钢表面应用水冲洗,呈中性后擦干水迹。
6.2.9、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不锈钢压力容器表面处理后,必须进行钝化膜检查,一般按照图样规定进行检查,设计图样上如果没有规定就用蓝点法进行钝化膜检查。
6.3、高压容器(以合成塔为例)检修注意事项:
6.3.1、拆缷吊装时必须使用专用吊装工具,严格检查起重工具,保证吊具的安全可靠性。
6.3.2、吊装大盖时要注意钢丝绳悬挂平衡,起吊时缓慢进行,防止损坏主螺栓和密封面。
6.3.3、吊装内件前要确认下部三通是否拆掉,防止下部因填料没有清理净而使吊装阻力增大,同时必须有相应的措施防止内件在吊装过程中旋转而损坏内件和钢丝绳。
6.3.4、内件试压应缓慢进行,随时关注压力变化,观察内件有无异常,试压过程中出现泄漏时,必须编制相应的检修方案,审批后进行检修。试压合格后必须将试压时焊接或上的盲板拆除。
6.3.5、内件吊装时必须上下有人进行协调,副线管进入中心孔时要用导杆导入并对正,防止副线管偏移或撞坏填料螺母。
6.3.6、内件就位前要进行粗校,保证测温套管的位置正确。
6.3.7、内件就位后必须进行精校,保证测温套管和中心管的正确位置,并固定好。
6.3.8、内件校正后,填装触媒前必须将内件与外筒间的余隙、各测温套管、升气管或冷管必须用相应的物质填好,防止触媒进入上述部位而损坏设备。
7、压力容器的验收:
7.1、压力容器的缺陷清除后,一般均应进行表面无损检测,确认缺陷已完全消除。完成焊接工作后,应再做无损检测,确认修补部位符合质量要求。
7.2、有热处理要求的,应在焊补后重新进行热处理。
7.3、主要受压元件焊补深度大于1/2壁厚的压力容器还应进行耐压试验。以水为介质的液压试验,其用水必须是洁净的。奥氏体不锈钢容器用水进行液压试验时,应严格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渍去除干净。试验压力按照图纸上规定的压力进行。碳素钢、16MnR和正火15MnVR制压力容器在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5℃,其他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液体温度不低于15℃。
压力容器中应充满液体、滞留在压力容器内的气体必须排净。压力容器外表面应保持干燥,当压力容器壁温与液体温度接近时,才能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漏后继续升压到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30分钟,然后,降到规定试验压力的80%,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压力容器液压试验过程中不得带压紧固螺栓或向受压元件施加外力。
7.4、若修理的压力容器无法单独试压时,可与系统一起试压,试压的要求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的气压试验的要求执行。
8、压力容器修理后资料的归档:
压力容器修理完毕后,事业部应把检修的情况详细地记入压力容器档案记录本中,修理单位应认真地填写修理记录,提供修理修理质量证明书,存入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档案中备查。记录的内容包括有:修理的原因、修理部位简图、修理方案、修理工艺及有关试验资料、实施修理情况记录、有关更换的零部件和所用材料的质量证明、修理质量检验及必要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压力管道修理基本知识
压力管道修理一般是发生在压力管道有严重腐蚀(表现为厚度减薄、严重坑蚀、泄漏)、安装不规范或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不合格而导致的裂纹(表现为焊缝错边量超标、裂纹等)、压力管道超期超温超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