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榕江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主营: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产品或技术鉴定服务,品牌培育,项目可行性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 商务服务 > 咨询服务 > 投资咨询 > 杭州大榕江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建设年产30万吨农作物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
  • 产品品牌:大榕江
  • 包装规格:标准
  • 产品数量:3
  • 计量单位:项
  • 产品单价:0
  • 更新日期:2022-03-01 20:23:01
  • 有效期至:2032-02-27
  • 收藏此信息
建设年产30万吨农作物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详细信息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3

第二章      市场背景...................................... 5

第三章      产品和技术先进性............................. 12

第四章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第五章    建设标准和规模................................ 15

第六章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18

第七章    环境影响...................................... 21

第八章      节能降耗..................................... 24

第九章      劳动安全..................................... 29

第十章      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34

第十一章    项目建设计划................................ 37

第十二章    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 39

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 49

第十四章    结论........................................ 52

附表    ............................................... 54

 

 

 

 

 

 

生物质是讨论能源时常用的一个术语,是指由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生物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独特的,它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

生物质能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4位。据专家预测,生物质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下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燃料消耗的40%以上。由于生物质替代燃料具有无染污、可再生等显著特点,因此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显得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研机构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等,其中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国外很多生物能源技术和装置已经达到商业化应用程度,同其他生物质能源技术相比较,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和使用。使用生物能源颗粒的方便程度可与燃气、燃油等能源媲美。以美国、瑞典和奥地利等国为例,生物能源的应用规模,分别占该国一次性能源消耗量的4%、16%和10%;在美国,生物能源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已超过1万MW,单机容量达10~25MW;在欧美,针对一般居民家用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及配套的高效清洁燃烧取暖炉灶已非常普及。

我国也十分重视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