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5S管理)介绍
5S活动源于日本,原指的是在现场中,原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进行相应的“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U)、清洁(SEIKETU)、素养(SHITUKE)”等活动,为其他管理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它和品管圈并称是日本产品在二战后品质得以迅猛提升,并行销全世界的二大法宝。
由于用罗马字拼写这几个口语词汇时,它们的第一个字母都为S,所以日本人称之为“5S”。
1. 整理(Seiri):要与不要物品的区分。
目的:强化空间的管理。
衍生活动包括库存管理与采购制度管理的改善。
2. 整顿(Seiton):定位化。
目的:强化时间管理。
衍生活动包括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与效率化的改善。
3. 清扫(Seisou):点检。 消除职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消除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强调精神在于发现总是能力的提升。
4. 清洁(Seiketu):零缺点。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所以也称“3S活动”、“清洁化活动”。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
强调的精神在于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5. 素养(Shituke):标准化。依规定行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目的:提升“人的品质”。
强调的精神在于教育训练实施。
5S实施步骤
No.
推动步骤
执 行 事 项
1
计划
1. 资料收集与他厂观摩;
3. 行动目标规划:
5. 方案与推动日程设计
7. 整理整顿实施规划
2. 引进外部顾问协助
4. 训练与宣导活动设计
6. 责任区域划分
8. 5S周边设施(如看板)之设计
2
组织
1. 推动委员会的成立
3. 部门主管全身心投入
5. 行动庶务支援
2. 权责划分
4. 执行评述作业
6. 协助改善工作
3
宣传
1. 教育训练
3. 参观工厂
5. 照片展
2. 标语、征文比赛
4. 海报、推行手册制作
6. 经营者下定决心
4
整理作战
1. 找出不要的东西
3. 废弃物登记、分类、整理
2. 红牌作战...大扫除
4. 成果统计
5
整顿作战
1. 定位
3. 画线
2. 标示
4. 建立全面目视管理
6
推动方法实施
1. 全员说明会、经营者公布
2. 公告试行,要求严守
7
方法讨论修正
1. 问题搜集与记录
2. 每周开会检讨,修正条文
8
推动方法正式实施
1. 全员集合宣布
2. 部门集合宣布
9
考核评分
1. 日评核
3. 纠正、申诉、统计、评价
2. 月评价
10
上级巡回诊断
1.最高主管或顾问亲自巡查(每月、每季)
2. 巡查诊断结果记录与说明
11
检讨与奖励
1. 定期检讨、记录对策(定期检查)
3. 锦旗与黑旗之运用
2. 全员集合宣布成绩
4. 精神与实物之奖惩
12
推动后续新方案
1. 人员5S活动 纪律作战
2. 设备5S活动 TPM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