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涡流探伤问题 ①涡流探伤漏检。GB规定了铜管必须进行的涡流探伤,并规定了校核探伤仪用的样品管上的人工缺陷(通孔)直径,以保证涡流探伤的灵敏度,防止超标的缺陷漏检。 (这项要求,在正规大型铜管厂是能够充分保证的,因为探伤是在线检测,这种在线涡流探伤保证了管子所有长度都经过涡流检测。 有的铜管厂则不是这样,或者不经过涡流探伤,或者是用低标准的涡流探伤仪抽检。 这样铜管就存在超标的缺陷漏检或未检测,造成用户使用时空调泄露。 ②涡流探伤检出缺陷,但是铜管表面未做标记或标记不准确、不清楚。 在铜管的生产过程中,涡流探伤检出的缺陷要求用墨迹在超标的缺陷上覆盖,以便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将有缺陷的铜管剔除。 但是由于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选择的墨水附着力不够、喷墨的喷具调整不合适、烘干不彻底、墨水的成份遇到高温褪色等原因,造成无法将涡流探伤检出的缺陷挑出,一旦有缺陷的铜管用在空调器上势必造成泄漏。 ●用户使用方面的原因 用户使用黄铜管制作两器工艺流程:切断-弯管-胀管-清洗-焊接-试压。 ①误用涡流探伤检出的缺陷管。 在正常的铜管生产状况下,铜管涡流探伤不仅标出每盘铜管上的伤点数目,而且将伤点部位涂上黑色标记,以便用户在使用中识别挑出这段“黑管”。 空调制冷企业要对操作工人特别是新上岗的工人讲清楚,以便预防这种带伤的管子装到空调制冷装置上。 我们深入用户服务时已多次发现这个问题,有的工人问我们这管子上的黑色是怎么回事,有的则是解剖不合格产品时,恰恰是由于“黑管”装到产品上造成空调制冷装置泄露。 ②加工的问题。 空调主管在形成两器的过程中要经过弯管、胀管、扩口、焊接等环节。 在弯管的过程中由于弯曲部分要经过局部受力,造成局部的过拉伸,形成开裂、暗裂等问题,一旦填充制冷剂,往往在此处发生制冷剂泄露。 铜管穿过翅片后,要在胀管机上胀管,胀管机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胀管机主要胀长度相对小的两器,效率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