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斑病是菜用大豆一种常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发生普遍,南方发生较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典型症状】
叶、茎、荚、种子均能受害,以种子上的症状最为明显。
子叶:
不规则褐色斑点,云纹状。
叶片:
初生圆形紫红色小斑点,扩大后变成不规则形或多角形,褐色、暗褐色,主要沿中脉或侧脉的两侧发生,条件适宜时病斑汇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图1)。叶脉上的病斑紫褐色,长条形。严重时叶片发黄,湿度大时叶片正反两面均产生紫黑色霉状物。
茎秆:
病斑呈长条状或梭形,红褐色,后期呈灰褐色,具光泽。严重的整个茎秆变成黑紫色,上生稀疏的灰黑色霉层。
豆荚:
病斑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病斑灰黑色,荚干燥后变黑色,生紫黑色霉状物(图2)。
种子:
病斑不规则,仅限于种皮,不深入内部,症状因品种及发病时间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多呈紫色,有的呈青黑色,在脐部四周形成浅紫色斑块,严重的整个豆粒变为紫色,有的龟裂。
【防治措施】
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农业防治:
与禾本科或其他非寄主植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
剔除带病种子。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清沟排湿,防止田间湿度过大都有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
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深翻土地。
化学防治:
在开花始期、蕾期、结荚期、嫩荚期,各喷1次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6%甲基托布津悬浮剂500倍液,每亩喷配好的药液55升左右。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更多仪器:大豆紫斑病 http://www.zhibao17.com/bchtk/info_1093.html
植保机械 http://www.zhibao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