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上的哺乳动物如牛皮、牛骨、猪皮、猪骨等得到了较好的利用,而水产加工废弃物利用较少。目前全世界明胶的年产量超过24x104吨。但生产这些明胶的原料基本上是猪、牛及其它哺乳动物的皮和骨头。由于近年来发生了BSE危机。世界范围内已经逐渐弃用畜产胶原,因此寻找猪、牛皮以外的胶原蛋白原料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水产品丰富,并且产量在逐年增加。而在加工中的下脚料(包括、鱼鳞、鱼头、鱼鳍、鱼尾、鱼骨及残留鱼肉)中鱼鳞占原料鱼的3%左右,而这些鱼鳞一部分被加工成干鱼鳞出口,一部分被丢弃。来源于鱼鳞的鱼胶原蛋白在许多方面明显优于猪、牛皮胶原蛋白,比如低抗原性、低过敏性、分子结构较脆弱导致酶解较容易等。因此,开发利用水产加工废弃物的胶原蛋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胶原蛋白,生产具有各种生理功能的活性肽,以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和医药原料等,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我国,由于起步晚,工艺落后等原因,鱼鳞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大部分被当作废物丢弃了。传统提取胶原的工艺周期长,需要用到大量的酸碱,不但严重污染环境,而且由于酸碱对蛋白质、氨基酸的破坏,大大的降低了产品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因此从鱼鳞中提取胶原的厂家极为罕见。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生物酶切技术替代传统制胶技术已成大势所趋,生物酶切技术不但生产周期短,而且由于条件温和,不需要酸碱,不会对氨基酸产生破坏,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国外发达国家,日本、美国、挪威等对其开发十分活跃,他们主要利用生物酶解技术从鱼鳞中提取鱼鳞胶原,将其制成新型高营养食品、保健食品功能因子、化妆品原料、生物材料和药物中间体等。目前日本老太罐头公司已经从废弃的鱼鳞中提取胶原得成功,开始生产含有胶原片剂和罐头食品,去年,日本烧津株式会社已经将鱼鳞胶原蛋白肽做为化妆品功能因子大规模的推进中国,现在日本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在我国水产加工厂大规模的收购鱼鳞,作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原料。
目前全世界鱼胶原蛋白肽的年产量超过24x104吨,在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材料等领域均大量用到鱼胶原蛋白肽。
鱼胶原蛋白肽原料取自于加工水产品的边角余料,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污染,又是通过对水产品的余料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大大增加了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其生产工艺主要运用生物酶解方法,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又能够消化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废弃余料。作为具有极佳生理调节功能的鱼胶原蛋白肽,兼具高营养价值,蛋白质含量在90%以上,有19种氨基酸,与当今世界人们追求营养与健康的需求吻合。小分子肽极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不会产生过敏反映,还可以促进维生素、矿物质的吸收等特点。
鱼胶原蛋白肽还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美容、降血压等功能,它所具有的这些优势使其可以广泛的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