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服饰曾经亮瞎众多消费的眼球,成为中青年消费者的追崇。但是如今,快时尚服饰就像快食面,吃过了也就忘了,很难让人回味。这也许是近两年快时尚服饰开始下行的缘故。比如一直以来,H&M就像自视甚高的快时尚的“自封贵族”,始终幻想保持“华丽逼格”,甚至一直“不屑”于抱上天猫、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的大腿,但是最近,我们发现,H&M竟然也在自己的线上渠道参与了本土电商的618大促活动。这一切要有市场说了算。快时尚服饰生存的权杖最终还是握在消费者手中。关键特征就是“时尚设计、优质平价、限量发售、快速流通”。但是对于国内快时尚企业来说,由于速度和变化之快受到白领和时尚人士的青睐,所以那种速度快、品种多、数量少、制售一体的快时尚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了服装业中众多快时尚服饰或者运动服饰企业模仿的榜对象。这种模仿,并没有体味到SPA模式的优势,只是一味的求快、求变,加上对市场高热时期产品成本和销售表现的满足,企业虽有自己的商标,但失去了自身品牌建设的耐性和坚持,被功利心态淹没。甚至一些国际快时尚品牌,在中国这个市场的作为也有些让人看不懂的,他们在本国和中国以外走的基本是平价的路子,而在中国的价格一点都不亲民,既说不上怎么时尚,也谈不上质量优势,产品性价比失衡,全靠一个洋品牌在中国市场“充楞”。目前,在“快速时尚”上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主要有国外的ZARA、H&M、KM、优衣库和国内的EMINU等企业,但是这些品牌各有特点,虽然经营操作过程却非常相似。从国外品牌来看,西班牙的ZARA是“快速时尚”革命的先行者,也是全球最大的服装供应商,隶属于lnditex集团。目前在全球将近70个国家拥有1000多家零售店,其中90%是自营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特许经营和合作经营,在中国的店全部都是直营店。在“快速时尚”经营上,ZARA主要有4个特点:第一,它并不是按照现在传统服装企业的做法,把生产转移到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地区,而是完完全全在西班牙本土做生产;第二,很少做广告,最开始的时候几乎没有做过广告;第三,款式非常多,全年能够推出10000余款能够上市的服装产品,从设计到上架平均周期是两周左右。第四,库存周转时间也非常快,一年会周转10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