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助听器爱尔悦专业验配中心

主营:耳模制作,聋儿语训,助听器,听力评估,维修保养调试
您现在的位置: 仪器仪表 > 阀门 > 其他阀门 > 深圳助听器爱尔悦专业验配中心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儿童助听器选配验配/聋儿语训康复中心/深圳爱尔悦助听器价格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全国
  • 产品品牌:七大品牌
  • 包装规格:无
  • 产品数量:1
  • 计量单位:普通
  • 产品单价:5000
  • 更新日期:2014-09-29 09:11:19
  • 有效期至:2015-09-29
  • 收藏此信息
儿童助听器选配验配/聋儿语训康复中心/深圳爱尔悦助听器价格 详细信息

四、要重视耳背式助听器的耳模

耳背式助听器的耳机经过一根塑料弯管将声音送到耳道口。由于这样的配合不太严实,不仅会使助听器的低频声音漏跑许多,还会造成讨厌的“啸叫”,尤其在音量放大时,甚至会使助听器失去它的作用。为此,可采取配置“耳模”的措施来克服这一毛病。耳模是在专门的制作部门按照具体的耳道尺寸像镶牙那样先作印模,再由此制成具有一定弹性的合成材料模,它使耳机与耳道封严,可以消除啸叫。

印制耳模是一个细致的工艺。除达到封严作用之外,还能设置适可调整助听器频率特性的沟槽。好的耳模可以提高助听器的功效。相反,耳模印制不合适或根本不用耳模,就不能充分发挥助听器的作用。

给孩子印制一次耳模不能一劳永逸,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耳道尺寸变大,原耳模逐渐松动,会重新出现啸叫。因此,适当时期要重新印制耳模。当时期要重新印制耳模。

五、要帮助孩子正确使用助听器

给孩子配上助听器后,家长不能撒手不管,一开始就要耐心帮助孩子熟悉助听器,适应助听器的声音。

听力正常的人,每天生活在各种响声的环境之中,譬如树林里的鸟鸣声,马路上的车辆声,家庭里的各种碰撞声,等等,这都已习以为常,充耳不闻了。但是聋儿有听力损失,周围对他是一片寂静。如今用上了助听器,使他进入有声世界,这时万物俱响,对他是不习惯的,一时间会出现烦躁情绪,做父母的对此应特别理解。家长应按以下步骤耐心帮助聋儿熟悉使用助听器。

(1)把孩子带到比较安静的房间,对他说一些他比较熟悉的事物。也可用他所熟悉的有声玩具,让它在房间的不同地点发声,引导孩子对声音产生直觉感和方位感。

(2)带孩子到厨房,让他听取切菜、做饭、碗筷等碰动、自来水流动等各种环境的响声。使他引起语音之外其它声音的感觉。

(3)带他到安静的房间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让他听取社会新闻或孩子喜欢的其它节目。

(4)在吃饭时带上助听器,父母可以慢条斯理地向他介绍有关饭桌上的事物。

(5)请来别的小朋友和他对话,让他们融治地交流,争取小朋友对他的好评。

(6)带孩子上街玩或买东西,这里会遇到各种吵闹的环境,要观察孩子的反应。

经过以上六个步骤,有了一两个星期的适应以后,孩子能够习惯使用助听器,这就可以说助听器选配大致成功。如果仍继续对声音的反应木然,就要先检查一下助听器的工作是否正常?音量开得够不够?电池是否该换新的?否则就可能是助听器未选配适当。但应当指出的是,和孩子对话有困难是不奇怪,因为孩子原先没有语言基础,现在暂时还不明白别人讲话的意思,家长不宜性急。要记住,戴上助听器只是孩子学话的第一步!

当然,如果试用期间发现孩子对声音有恐惧或痛苦的反应,这必须引起家长的注意。这很可能在选配助听器前还没有掌握孩子听觉的痛阈和舒适阔的范围。对于那些不具备“自动增益控制”或“自动削峰”功能的助听器,事先必须调节好增益,免得大声喊话时达到聋儿的听觉痛阈,以排除可能引起的痛苦,因为这种声音的不良刺激甚至可使聋儿掉泪,或者使得难以动员他再次戴上助听器。

深圳市爱尔悦助听器经营店成立十年来已开设深圳罗湖店、福田店、南山店三家专业机构。中心拥有专业测听室及全部丹麦进口的检测设备,是代理世界各大知名品牌(丹麦瑞声达、丹麦奥迪康、瑞士峰力、德国西门子、美国斯达克、美国丽声)助听器的专业验配中心。

爱尔悦人深知:没有最好的助听器,只有最佳的听力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告诉每一位顾客:最贵的不一定是最佳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深圳爱尔悦助听器热线:4006882856

更多相关信息:http://www.lovehearing.com.cn


深圳助听器爱尔悦专业验配中心 发布与 儿童助听器选配验配/聋儿语训康复中心/深圳爱尔悦助听器价格 相关的产品
助听器助听器助听器助听器助听器助听器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