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力是苗圃功能持续发挥作用关键的因素。在育苗生产中,随着育苗年限的增加,苗圃土壤肥力下降的现象十分普遍。金叶女贞苗木基地根据多年育苗生产和苗圃土壤管理的实践,总结出如下保持苗圃土壤肥力的几个措施。 
中耕要选择合适的耕作时间,土壤湿度过大时,中耕会破坏土壤结构,耕作后的土壤的空隙度、渗透度和通气状况都明显恶化,对苗木生长构成不良影响,一般作为土壤含水量超过凋萎含水量,并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时,适合耕作,重壤土不超过37%,轻壤土不超过30%,沙壤土不超过22%,土壤过湿严禁耕作。 
耕作措施是育苗的重要环节,合理耕作能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合理耕化可增大土壤孔隙度,增强土壤通气性,有利于根系呼吸和养分吸收。土壤中空气增多,还易于提高地温,减少昼夜温差,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力,加快有机物质分解。合理耕作还能改良土壤结构,加强土壤的透水性和蓄水保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消灭杂草和病虫害。 
轮作是在苗木出圃后,种植一年农作物或培育与前茬苗木不同种类苗木,农作物一般以种植黄豆、绿豆等豆科作物为好。秋季作物收获后,结合施基肥进行耕耙,整平耙细,第二年春季进行育苗生产。苗木换茬一般有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交替、深根树种与浅根树种交替、培育小苗与培育大苗交替等几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