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密加工表面形成机理和涉及的特征参数出发,构建出基于表面完整性的精密切削加工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提出表征表面完整性的特征参数及评价指标,对促进机械制造科学与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及实用价值。 表面完整性是表面质量评价体系的扩展和延伸,表面质量主要是指己加工零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以及表面以下几十微米范围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表面质量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表面粗糙度,表层的残余应力分布、加工硬化以及显微组织的变化。 现代精密切削加工中为了保证零件的可靠性,不仅要控制工件表面粗糙度等表面质量的特征参数,还应该分析考虑表层加工变质层的机械、物理以及力学性能的变化。与此同时,以传统圆角形式的宏观定性技术要求也不适用于精密微小构件棱边质量,而给出微观的定量要求。由此,表面质量、棱边质量和表层质量这三个层面的质量要求一起汇聚成现代机械加工的表面完整性体系。 显然,表面完整性包含了传统表面质量的全部内容,而且是根据具体的加工需要和相关技术要求的重要性大小、可靠性程度(基于计量学和模拟实验学理论)等,通过粗糙度、残余应力、显微硬度、毛刺尺寸、疲劳强度等若干个要素的定量或定性检验(实验)结果,结合表面技术要求和加工成本高低的综合性评价。因此,用表面完整性评定机械加工零件的表面质量比用传统的表面质量评价参数指标(表面粗糙度、表层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深入、系统、全面、合理。 hbhtsd